IACMSP在世界艾滋病日的活动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来源:青爱 发布日期:2009-08-18 浏览:-|
今年12月1日,是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IACMSP),在20天就作出决定:以世界艾滋病日作为契机,向联合国、美国政界、世界性学组织、世界艾滋病防治组织、以及全球的中文媒体宣传“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预防教育工程”(“青艾工程”)。
在此之前,IACMSP已准备好有关文件,包括:IACMSP的新闻稿“中国大陆启动‘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写在世界艾滋病日”、理事长邓明昱博士签署的英文信“Re::About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Project for Chinese Youth”、三个社团(IACMSP、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慈善总会)的英文简介、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慈善总会签章的“学校‘艾滋病和性教育电影课’开题研讨会暨‘青艾工程’启动仪式邀请函”(12月23日北京会议)、邓明昱博士以个人名义撰写的“2006年世界艾滋病日有感”、以及其他理事各自撰写的有关艾滋病防治教育和性教育的文章。
特别要强调的是,理事长邓明昱博士以“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和“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美国协调员办公室”名义签署的英文信“Re:About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Project for Chinese Youth”是一封正式的官方文件。发送的对象是联合国总部、美国政界、世界性学组织和世界艾滋病防治组织的头面人物。其主要内容包括介绍“青艾工程”、邀请出席北京会议、请求题辞或书面支持。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这封信由邓明昱博士在15天前就起草好中英文,然后和IACMSP秘书长杨萧桐法学博士讨论,IACMSP英文秘书阎小倩硕士和她的朋友菲利浦冯博士进行英文文字润色,最后由一位美国朋友(波士顿某大学的行政法执行官,他不想公布他的姓名)协助审定。一封300多字的英文信,凝聚了这么多人的心血,足以可见IACMSP的重视程度。
IACMSP的行动从美国东部时间12月1日零时开始。此刻,邓明昱博士和IACMSP的很多理事都没有休息。邓博士的电话、手机、传真机和电脑全部打开,指挥着IACMSP在世界各国的这一行动。这时,联合国新闻中心发布了秘书长安南在世界艾滋病日的致词。在第一时间里,邓博士和助手向全球30多个中文媒体发送了安南致词的中文件,并立即启动了IACMSP宣传“青艾工程”的全球行动。IACMSP首先向联合国新闻中心中文部、世界卫生组织新闻中心中文部、美国之音中文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新闻中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新闻中心发送稿件。然后,向美国、加拿大、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德国、瑞典、芬兰、日本、瑞士、新西兰、法国、英国、新加坡、荷兰、爱尔兰、 意大利、奥地利、马来西亚、马耳他、西班牙、 秘鲁、俄罗斯、韩国的50多个中文媒体(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发送“青艾工程”的信息。
12月1日上午9点,IACMSP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的理事开始与政界和学术团体联系,登门拜访,发送邓明昱博士签发的信件和有关文件。上午10点,邓明昱博士和杨萧桐博士拜访了前总统克林顿的纽约办公室,向克林顿先生发出邀请。上午11点,拜访了纽约联合国总部,向安南秘书长发出北京会议的邀请;上午12点,与白宫总统事务处通了电话,向布什总统和切里副总统发出邀请;下午2时,拜访了美国国会参议员希拉里女士的纽约办公室,向希拉里女士发出邀请。其他理事分别拜访或电话拜访了其他美国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向他们发出邀请。所有邀请均以拜访或电话拜访、正式书面邀请、传真和E-mail发送邀请文件的形式。
12月1日晚上7点,邓博士打开IACMSP官方邮箱,里面有克林顿基金会办公室在12点34分发给邓博士的信。该信由克林顿基金会行政总裁劳拉?格雷厄姆签发,阐述了克林顿先生对防治艾滋病的关注和努力。值世界艾滋病日的今天,克林顿先生正在印度看望艾滋病患儿,宣布了克林顿基金会对印度艾滋病患儿和艾滋病毒感染儿的资助。下周,克林顿先生将访问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布新几内亚、柬埔寨和越南。
信箱中还有IACMSP常务理事、台湾性教育协会前理事长、台湾著名性教育学家晏涵文教授的文章“艾滋病的防治教育”。以及台湾性教育协会理事、高雄树德科技大学人类性学研究所所长林燕卿博士准备出席12月23日北京会议的信。该研究所是全世界目前唯一华人主办招收性学博士的教学研究机构,著名华人性学家阮芳赋在该所任教。
12月1日晚上9点,邓博士检索有关网站,美国“多维新闻网”已刊登“中国大陆启动‘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写在世界艾滋病日”。中国“性健康与教育网”、“艾滋病和性教育网”、新郎博客“中学生‘性家教’手记”已刊出邓博士的“2006年世界艾滋病日有感”。
12月1日晚上11点,汇总IACMSP各国理事的回复,全世界大约已有500多万华人知道了“青艾工程”的信息。
12月2日是星期六,IACMSP的骨干成员们并未休息,继续向有关机构和媒体发送信息。IACMSP总部的两位英文秘书周琳达硕士(纽约)和阎小倩硕士(波士顿)的手机24小时随身开机,接受世界各地关于“青艾工程”的英文咨询。
12月2日上午11点,邓明昱博士拜访了美国纽约州众议员孟广瑞先生办公室,介绍了“青艾工程”的情况。孟议员是纽约州议会第一位华裔议员。
到12月2日下午6时为止,IACMSP已向下列美国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进行了“青艾工程”介绍,发出12月23日北京会议的邀请:
美国总统布什和第一夫人劳拉;
美国副总统切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美国国会参议员希拉里
美国国会众议员吴敬雄(美国唯一的华裔国会议员)
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美国唯一的华裔内阁部长)
美国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美国唯一的华裔州长)
美国纽约州众议员孟广瑞(纽约州第一个华裔州议员)
美国纽约州当选众议员杨爱伦(纽约州第一个女性华裔州议员)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美国纽约)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长安娜?威勒曼(美国纽约)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长彼得?珀特(瑞士日内瓦)
世界卫生组织代理总干事安德斯?努德斯特伦(瑞士日内瓦)
世界卫生组织当选总干事陈冯富珍(瑞士日内瓦)
世界性健康学会(WAS)理事长Eusebio Rubio-Aurioles博士(墨西哥)
第18届世界性学大会(2007)主席Margaret Redelman博士(澳大利亚)
北美性学组织联会(NAFSO)会长Joseph DiNorcia博士(美国)(也是美国性教育与性信息联合会SIECUS会长)
拉丁美洲性学与性教育联会(FLASSES)会长Ruben Hernandez Serrano博士(委内瑞拉)#p#分页标题#e#
欧洲性学联会(EFS)会长António Pacheco Pahla博士(葡萄牙)
亚洲大洋洲性学联会(AOFS)会长Prakash Kothari博士(印度)
非洲性健康与性权利联会(AFSHR)会长(尼日尼亚)
国际艾滋病组织理事会(ICASO)执行长Richard Burzynski博士(加拿大)
国际艾滋病学会(IAS)执行长Craig McClure博士(瑞士)
美国国际艾滋病学会(IAS-USA)主席Paul A. Volberding博士(美国)
到12月2日晚上10时为止,IACMSP已向下列媒体发送了“青艾工程”的信息:
国际主要英文媒体中文版:
联合国新闻中心(美国纽约)
世界卫生组织新闻中心(瑞士日内瓦)
《美国之音》(美国纽约)
《华尔街日报》(美国纽约)
《BBC》(英国伦敦)
《金融时报》(英国伦敦)
各国中文媒体(除中国大陆)
美国:《世界日报》、《侨报》、《明报》、《多维时报》、《星岛日报》、《自由时报》、《三州新闻》、《美洲时报》、《国际日报》、《美南新闻》、《中国报道周刊》、《博讯新闻网》、《世界华人网》、《美国华人网》、《华人今日网》、《美国中文电视》、《中国广播网》。
加拿大:《世界日报》、《明报》、《星岛日报》、《大中报》、《加拿大中文网》、《加拿大在线》、《中加在线》、《温哥华天空》、《多伦多在线》。
欧洲:《欧洲时报》、《欧华热线》、《欧洲中文资讯》、《北极光---欧洲学联》、《欧洲中国留学生之家》。
德国:《德国之声中文网》、《全球华人在线》、《德国生活网》、《德国热线》、《德国之窗》、《中德论坛》。
瑞士:《瑞士华人》、《瑞士信息》、《瑞士华人网》《瑞中友好协会》。
法国:《法国再现》、《理想法国》、《看看法国》。
英国:《英国网鸟中文版》、《中英网》、《英国留学综合论坛》。
爱尔兰:《爱中在线》、《爱尔兰华人网》。
意大利:《意大利华人论坛》、《中文意大利》。
奥地利:《奥地利华讯网》、《奥地利信息网》。
荷兰:《战斗在荷兰》、《郁金香》。
西班牙:《西班牙华人网》。
匈牙利:《匈牙利商报》。
澳大利亚:《澳洲日报》、《澳大利亚时报》、《星岛日报》、《澳洲广播电台》、《澳洲网》《澳洲留学生》、《澳洲频道华人社区》。
新西兰:《新西兰镜报》、《新西兰中文网》、《新西兰在线》、《新西兰非常中文网》、《新西兰教科网》。
日本:《东方时报》、《在日华人论坛》、《日本华人网》、《日本动态展望论坛》、《九歌国际网》、《中日网》、《华人信息网》。
新加坡:《联合早报》、《亚洲新闻网》、《新加坡家园物语》、《新加坡中国学生网》。
马来西亚:《国际时报》、《光华日报》、《中国报》、《马来西亚天下中文论坛》、《马来西亚留学网》。
菲律宾:《菲律宾商报》
韩国:《韩国之窗》、《交运网》。
马耳他:《马耳他华人家园》。
秘鲁:《秘鲁通》。
南非:《华侨新闻报》、《中非新闻网》。
香港:《明报》、《东方日报》、《大公报》、《南华早报》、《亚太网》。
澳门:《澳门日报》、《澳门华侨报》、《市民日报》。
台湾:《自由时报》、《东方日报》、《中华日报》、《今周刊》、《东森新闻报》。
参加本次IACMSP宣传“青艾工程”全球行动的IACMSP理事会成员有:
IACMSP全部常务理事(9人):邓明昱博士(美国)、杨萧桐博士(美国)、杨安娜博士(美国)、王友平博士(美国)、何通川博士(美国)、杜?翰博士(加拿大)、吴敏伦博士(香港)、晏涵文博士(台湾)、李建明博士(中国大陆);
IACMSP部分理事(23人):陈玉宁博士(美国)、张平博士(美国)、李苏珊博士(美国)、杨帆博士(美国)、汪宁博士(美国)、韩琳达博士(美国)、唐毅博士(美国)、周玉峰博士(加拿大)、刘小林博士(加拿大)、黄丽丽博士(法国)、赵国栋博士(法国)、周涛博士(英国)、王查理博士(瑞士)、谢小花博士(匈牙利)、林谦治博士(日本)、朴成玉博士(韩国)、钱士英博士(新加坡)、马吉利博士(马来西亚)、洪马克博士(澳大利亚)、梅保罗博士(新西兰)、李诚博士(香港)、苏晓好博士(澳门)、林燕卿博士(台湾)。
此外,IACMSP总部的英文秘书和工作人员也参加了这次行动。
IACMSP在这次行动中的所有人员都是义工,无任何形式的报酬。为此,理事长邓明昱博士和秘书长杨萧桐博士向大家表示深切的谢意。
IACMSP的这次行动,将持续到12月10日。
IACMSP理事长 邓明昱博士
2006年12月3日2时50分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