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王佐书南通调研青爱小屋工作
返回列表加入收藏 来源:青爱 发布日期:2016-06-21 浏览:-|
前排从左至右依次为戴家干、张银俊、彭正华、黄鹤群、王佐书、吴旭、王晶、顾飞宇、林姗姗
6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副主任、青爱工程首席顾问王佐书一行到江苏省南通市调研当地青爱小屋建设情况,参加了青爱工程南通市崇川区第二批30所青爱小屋的授牌仪式。
当日上午,王佐书一行来到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调研学校校站结合建设青爱小屋的情况。在紫荆花社区,王佐书等考察了青爱小屋宣传栏、“知心奶奶”青爱小屋、青少年活动阵地等场所,并听取社区党委书记林姗姗的介绍。
青爱小屋“知心奶奶”蔡松英(左二)向王佐书介绍情况
王佐书一行调研崇川区崇川学校青爱小屋
来自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的学生们,演唱了由区关工委主任曹志林作词、“知心爷爷”孙福银作曲的《青爱之歌》。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王佐书对学田街道以“知心奶奶”青爱小屋为龙头的小屋建设运行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学田街道整合多方力量建设青爱小屋的做法很好,小屋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成效,让核心价值观融入了青少年心田,是在用社区的全人格培养青少年的全人格,这种做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学习。王佐书希望学田街道再接再厉,建设更多特色、亮点小屋,让青爱之花越开越好。
调研中,学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孙燕介绍了街道从组织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开展“青爱小屋”建设的情况,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的邹一军副校长从打造品牌、活动育人、多元助力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小屋的情况。学田街道办事处主任王晶结合生动案例介绍了知心奶奶“青爱小屋”的做法。
学田街道是从2014年开始推进实施青爱工程的,并实现了三个“全国第一”:建立全国第一家街道青爱工程基地——学田街道“知心奶奶”青爱工程基地,建立全国第一家社区“青爱小屋”——“知心奶奶”紫荆花“青爱小屋”,建立全国第一家街道青爱教育基金——小太阳成长基金会青爱工程专项基金。目前,街道7个社区实现了“青爱小屋”全覆盖,辖区内的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等也相继建立了“青爱小屋”。当地还与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的9家“青爱小屋”结对共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青爱教育的发展。
从左至右依次是是顾飞宇、彭正华、曹志林、陈中锋、王佐书、戴家干、蔡松英、张银俊、黄鹤群、王根宝、高波、 俞金龙、季洪军
当日下午,王佐书一行到南通市崇川区埭伍桥社区、崇川学校调研青爱小屋建设,并参加崇川区青少年“学党史、学国史、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会暨第二批“青爱小屋”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由崇川区教体局党工委书记、局长王根宝主持。崇川区关工委主任曹志林介绍了学校校站结合青爱小屋的工作模式,即依托学校教育平台,整合社区校外辅导站资源,实现“校站结合”。他认为,这种模式优化活动内容,把青爱教育普及到学生当中,还充分整合了学校德育队伍与社区“五老”队伍的教育力量。
授牌仪式上,王佐书介绍了当前我国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严峻局面,并强调青少年防艾教育和性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他对崇川区学校“校站结合”建设青爱小屋的模式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学校与社区结合”对青爱工程而言是一个创新,学生在学校接受艾滋病防治和性健康教育后,在课余或假期还可以参与社区活动,这是对学生生活、学习的很好补充。同时,社区“青爱小屋”极大拓展了艾滋病防治和性健康教育的受益人群,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和社会,要共同哺育好这个“爱的空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授牌仪式上,张银俊理事长说,就全国来讲,“青爱小屋”主要是和学校共建。在南通,主要是和社区共建,这是一个特色。因为在社区里头怎么做社会组织,怎么做慈善,这是一个时代大课题。社会组织的功能,就是组织社会。比如南通的历史名人张謇先生,他搞实业救国、教育救国,肯定不是光绪皇帝或者慈禧太后派的,而是他自己的一个觉悟,他有这么一种使命感,所以他干了。
崇川区委副书记陈中锋表示,要在精力、人力和财力上进一步支持青爱工作。青爱工程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心下一代建设的重要工作,要把这项工作融入到社会建设中。要不断创新,希望今天授牌的30多个“青爱小屋”结合社区和学校的实际,在工作模式、体制以及工作方法上创新,创造出品牌。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务院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戴家干,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办公室主任、青爱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银俊,青爱教育基金会监事高波、执行秘书长彭正华,崇川区委书记吴旭、区委副书记陈中锋、南通市关工委副主任黄鹤群、区关工委主任曹志林、区关工委秘书长顾飞宇、学田街道办事处主任王晶等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