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项目动态 » 我要爱,我负责——青爱工程第一期圆桌会议倡议发起“青少年关爱日”

我要爱,我负责——青爱工程第一期圆桌会议倡议发起“青少年关爱日”

返回列表加入收藏加入收藏 来源:青爱 发布日期:2014-05-15 浏览:-|

2014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六周年。青爱工程举办第一期圆桌会议。

会议缘起

李扁(青爱工程办公室主任):

青爱工程,原本叫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项目的初衷,是要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

做青爱多年以后,我们感觉,中国性教育的问题固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但是几个要件具备了:国家的政策给到了,青少年的呼吁有了,家长的要求也有了,媒体的关注也足够了,大量的专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做出来的试点、成功经验也有了。但是这个事情仍然长期做不下来,我们感觉缺一个东西,缺一个什么东西?相当于我们把爱迪生做电灯的钨丝找到了,但是怎么变成千千万万的灯泡,这个事情没做到。

所以,我们想搭建一个常规的平台,让线上线下充分结合,让老百姓知道我们的专家在做什么,我们的学校在做什么,试点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我们想提供这么一个平台,创造这么一个空间,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会议,把基层做得好的典型拿上来,让我们的领导、专家、媒体接接地气,让我们基层典型的老师和学校上来见见领导、见见媒体、见见专家,让他们接点仙气,把中国性教育这个事情做起来。这是我们做圆桌会议的初衷。

5.12是个沉重的话题,我们本来不想触碰。但是绕不过去。就像青爱工程绕不过汶川地震。汶川地震之后,5月14日,我们和白岩松发起1+1心联行动,全称青少年灾后心理援助联合公益行动。到09年底,我们回头做青爱,不想10年又发生玉树地震,又做心联。就这样来回倒腾。绕不过去。

心联做了不到一年半,2010年1月4号,在都江堰开工作会议,绵竹教育口的同志问我们:“你们什么时候走?”“到今天,一年半了,大的组织就剩1+1心联行动一家了。”他们介绍,地震之初,仅仅绵竹教育口接待的心理援助团队就有160批次。

我们说,我们既没有来,也不会走。因为,1+1心联行动立项之初,就定下来了:要做长效心理援助机制。白岩松说,要给灾区“留下一支不走的心理援助团队”。

去年我们就要做青爱圆桌会议,第一期放在5.12,这是宿命,更是使命。提出来一个主题:我要爱,我负责!

魏久明老先生(中华儿慈会名誉理事长)向何蓉老师赠送题词

何蓉(汶川一小青爱教研组组长):

6年前的今天,我的很多亲人、朋友和我的同学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我的家也因此没有了。但是非常高兴,我所在的惠州小学没有一名师生伤亡,只是原本就非常简陋的两栋教学楼瞬间变成了危楼。我们的家长到学校接孩子时候还奋不顾身的冲上了教学楼,他们要为孩子拿回书本。我课题组老师也跟着家长来到二楼办公室,撞开门,抢出一堆资料,后来翻阅时候看到一套书——《成长与性》,这套书成了我们课题组老师唯一的参考资料。

2009年11月,我们从青爱工程形象大使白岩松先生的手里接过了沉甸甸的全国第44号青爱小屋的牌匾。回到学校后,小屋迅速展开了重建工作,现在我们有了青爱活动室和青爱工作室。还有专职教师1名、小屋老师12人、教师志愿者3人。这些老师涵盖学校的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和班主任,在我们的团队中,有校级领导,有中层干部,更可喜的是有七八位是学校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此外,我们还有30人的《生活生命与安全》兼职教师和30 名学生青爱委员。

在小屋成立之初,董校长向我们承诺他会做好我们的后勤保障,为我们提供物质支持,但是,那个时候因为他是一名真正的羌族汉子,所以他是很害羞的,不愿意走进我们的课堂。这几年来,校外签名活动也好,出去学习交流也好,他参加了很多次。

2014年3月18号,他终于第一次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发出了自己的惊叹,我们看到他的脸没有红,之前他说何老师我真的非常惭愧,我这个校长不合格,因为我不好意思走进你们的课堂,今天我来听课,你们不要给我照相,老师们偷偷给他照下下了这张照片,我们看到的是坦然的态度,课后,所有老师和同学给他热烈的鼓起掌来。

何蓉老师向中国教育学会马建华副秘书长颁发“青爱教研组荣誉组长”聘书

王进鑫(1+1心联行动四川省基地主任、成都工业学院教授):

当时,白岩松在授旗仪式上说,心理援助贵在坚持,希望我们的行动坚持至少10年以上,这点我们做到了。到今天为止,唯一存在灾区的心理援助项目只有1+1心联行动。

6年过去了,1+1心联行动在四川灾区学校建立了119个心联小屋。

6年的努力,6年的奋斗,6年爱的陪伴与支持,1+1心联行动四川省基地探索总结出了“三个一”的心理援助模式:建一间心联小屋,培养一支心理教师队伍,凝聚一批志愿者提供帮助。这些工作,帮助四川省119个1+1心联小屋所在学校和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白岩松说,“青少年爱的教育,在中国是一片废墟。”过去六年,我们共同携手,在这片爱的废墟上重建了一间间爱的小屋。

未来,我们要把爱传递下去。在我们的心田里,在我们的校园里,把这间爱的小屋,建立得越来越坚固,越来越扎实。让我们心手相牵,一步一步,走向更宽阔的空间,走向更加明媚的明天。

魏久明老先生(中华儿慈会名誉理事长)和王进鑫主任(1+1心联行动四川省基地、成都工业大学教授)

首师大张玫玫教授讲述她经历的媒体与性教育的故事

张玫玫(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我做20年性教育了,起起伏伏,我后来得出一个结论是:我要悄悄地做、默默地做,我不希望去宣传,我也不希望大家都知道我在干什么。因为对于性这个事确实每个人理解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从特别敏感的角度理解性教育,在宣传和报道时候也是从这个角度报道,这样的报道可能特别能够吸引眼球,但是对性教育来讲,可以说是很致命的打击,我已经被打击过好几次了。现在可能大家都不知道我在干什么,我就想达到这个效果,其实我一直没闲着,一直在干。

我感觉到政府对性教育是很支持的,每次跟他们谈的时候他们都很支持,但是他们就得拿出一套在学校里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样才能让你实施,我现在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久远了,特别希望社会媒体、社会仁人志士包括慈善事业能够支持我们这个工作,能够推动这项工作。

中国新闻社记者潘旭临阐述媒体对于性教育的立场和期待

潘旭临(中国新闻社记者):

为什么现在一提到性、一提到性教育,不管什么媒体,总觉得有新闻性在里边,有雷区,有敏感地带?作为专家来讲,什么是雷区?什么是敏感地带?可能专家们也不了解,恰恰是我们应该告诉他们的。我认为,不能回避,应该更多的研究性教育和媒介的关系。不能因为一次负面报道就把性教育和媒体割裂了。有些媒体就是抓神秘的,你越不说,他越认为有新闻,越回避,越说不清楚,他就占主角了,他说什么是什么。

性教育工作者、专家教授某种程度上也应该承担传播的责任,告诉大家我们的性教育是什么。用一些其他词汇也可以,比如说爱的教育,还有生命教育,但这些都是绕弯子,我们有没有勇气就说是性教育?

这么多年以来,我们认为性的方面的传播是不够的,正确的传播是更差的,我不太同意您(张玫玫教授)的意见(悄悄地做性教育)。性教育工作更多的应该是开放式的,只是说你在传播方面缺少技能,缺少面对媒体的方法。这个工作应该由我们做,我们会有很多方法,告诉你们我们关注什么。

中国青年网谢东樱主编提出性教育应让媒体理解并参与

谢东樱(中国青年网主编):

这两年校长开房也好,尤其是留守女童遭受邻居爷爷祖辈和学校老师性侵的案件那么多,大家的关注点都放在留守儿童如何被性侵上。媒体报道时候,很多时候大挖、深挖,我们也要找新闻点,但是记者们不知道哪些应该被曝出来、哪些不应该被曝出来。记者们深挖各种素材时候,往往给孩子们造成了二次甚至多次伤害,因为不知道哪些该曝、哪些不该曝。我们也急需要进行性教育的普法和法律常识的普及,这样态度让伤害降到最低。

不报其实也不对,像刚才潘老师说的,大家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媒体、面对性教育,但是我们如何尊重孩子们,把对孩子们的伤害降到最低,让我们的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青爱角度也好,专家角度也好,媒体角度也好,家长也好,我们都有责任。

伤害出现以后,实际上也是另外一种歧视。我们经常说挖隐私,海南校长开房事件出现时候,甚至央视新闻里都出现被采访家长的情况,面部没打马赛克。需要专家和从事青爱工作人员对媒体进行培训,哪些应该写,哪些不应该写,不要对孩子造成二次甚至多次伤害。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师曾志教授在青爱圆桌第一期会议上

师曾志(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安平基金创办人):

性教育与性别问题是我们中国社会转型当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部分,这个统治阶级一定有属于他自己的性观念、性文化。几千年来的性别文化要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转型过程当中扮演特别重要的角色。性别的问题,本身就是思想的来源,是权力的来源。

性教育其实是最基本的人格教育。有些课程本身是教育部课程当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是推动公共政策的改变,该国家承担的任务,就一定要由国家承担。这是我们必须推动的。

从青爱发展来看,可能还有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进行美的教育。性这个东西本身是生命教育,也是美的教育,而且全社会都是需要的。我们不去倡导,大家也知道,互联网上最大的产业就是情色,青少年的想象力比我们丰富的多。

第三点,今天媒体界的同仁也说到了,要用一种新的方式,要加入新的纬度,或者加入更多的艺术家跟我们一起做性教育方面的事情。新媒介赋权的今天,我们的想象是不是跟上这个时代了?这是一个大的命题,用新媒体的方式呈现出美的东西,无论对我们推动公共政策的改变也好,还是对于真正的实

现青爱工程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好。

最后一点,性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一件事情。我第一次听说青爱工程,我也是第一次参加这个会议,以后会尽我的可能全力以赴的支持这个事情。

李扁(青爱工程办公室主任):

师老师这番话说得太美了。您讲的是一个大视野,靠近当下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结合刚才张道诚老先生的题词:“性教育要讲两性,既要讲专业性,又要讲人民性”,我再讲两句。

我认为,性教育是两个事情。一个学校里面的性教育,这个事情,大家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很多校长、老师想搞,但大家都怕教歪了,教歪了担不起责任,尤其是教育口直接的责任人,“我要爱”嘛,他也想教,“我负责”,但是他负不起责任。我们要了解他们的苦衷。怎么办呢?所以要尽量做到专业性、科学性。所以张玫玫老师在偷偷地、静悄悄地做。

但这样搞行不行?偷偷地搞,难免会见光死。站在社会这个维度,与单纯站在学校不同。站在社会这个维度,我很强烈地期待跟我们的新媒体合作,我们必须搞理论务虚会。因为性文明是伦理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纬度,我们现在这个地方是非常扭曲的,是非常蹩脚的,非常可怜的,导致很多人在现实当中非常不堪。我们讲中国梦,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性文明这个维度,肯定不能是现在这个水平。除了扫黄打非,咱还得有别的东西。

青爱将来也是两个纬度的工作:一个是在学校层面,在教育系统里面,要让领导和政府放心,责任要分清,要跟社会上的讨论、公共政策的推动、新模式的创新分开。另一个维度的工作,就是社会层面的理念探讨,公共政策的推动。刚才,张银俊理事长也说了,她老早就想给我布置任务,去年周政我们俩就合计做圆桌会议,我一直拿不准,今天是绕不过去了,所以做了第一期圆桌会议。将来有机会的话,师老师,我们一起做几期。感谢!

文汇报北京分社副社长周蓉霞问:青爱小屋何时能在北京落地,“让我儿子也受益?”

周蓉霞(文汇报北京分社副社长):

去年冬天,作为媒体人,我第一次参加了青爱工程的活动,北京首家青爱小屋的落成仪式。当时,我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媒体人参加活动,对活动内容实际上并没有很重视。

作为一个妈妈,我当时被感动了。我的孩子现在五年级,马上面临着青春期,我不知道怎么教育他,不知道怎么跟他沟通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我想问的是,这么好的教育项目,怎么在四川那么发达?我焦虑的是,北京那么多学校,怎么在那么偏远的北京星河双语学校举行,什么时能到我儿子的学校去?现在全国有五百多家,北京怎么做的?

这个项目从下往下比较难推,现在有这么多中字头的学会和协会参与进来,如果从上往下走,就能够很快的铺开。希望快点到我儿子的学校!

南通市崇川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主任苏金保先生在青爱圆桌会议上发言

苏金保(南通市崇川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主任):

我是来江苏省南通市中小学生实践基地的一位老师。在现在社会,要少说多做,有时候说起来吓人。我们社会实践基地很简单,五年级、六年级小学毕业生在我们那住三天两夜,集体生活,对男同学来说,很简单,集体淋浴,他们会互相议论我怎么样?他怎么样?某某怎么样?我变化了,我是正常的,没有变化的同学也是正常的,然后让大家谈体会。同学们说看到了没有看到过的,听到了没有听说过的,课堂上没学到的现在学到了。

我们还有一个活动,围着篝火跳舞,把女老师、女班主任的老公请过来,把男班主任的夫人请过来,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舞,然后男女同学一起围着篝火跳舞。做比说好,少说多做。

公益慈善信息化义工联(信义联)发起人谢远超在会上发言

谢远超(公益慈善信息化义工联(信义联)发起人):

我们是做信息化的。我们有一个目标,最终目标在哪里?从信息化角度来讲,要构建一个系统的话,刚才马建华老师谈到一个问题,最终要做一个健全的人,包括师曾志老师说的做一个美好的人的问题,涉及到资源,涉及到产品的输出,最终结果怎么定义,怎么达到最终标准,从系统构建角度讲,是很复杂的。

师曾志老师谈到赋权的问题,谈到新媒体,作为社会组织来讲,构建平台和系统,要求基于透明和开放,从青爱工程做的事情来讲,已经不是简单的小系统工程,有平台级的要求,而且用户量很大,在开放的平台下怎么做,让系统更好的配合起来,使青爱工程目标最终能够实现。作为搞技术的人员来讲,希望更多的领会大家的思想和智慧,今后我们会更多的努力,希望能做点事情。

中华儿慈会名誉理事长魏久明先生在圆桌会议上发言

魏久明(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终身荣誉会长,中华儿慈会名誉理事长):

本来不准备发言。性这个问题关系到社会发展,关系到人的健康,所以,是一个重大问题。但是,我们的封建社会太久,非常保守,法律上规定的特别严格,不会有乱伦的现象,有好作用,但是也有某种的制约作用。我讲的不一定对,我没有研究,至少近几十年来性教育封闭起来了。

我认为性的问题要引起重视,阿扁搞青爱工程,我们尽力支持,外国比我们先进。

我过去做过青年报记者站的站长,我倡导过性教育,性教育包括什么内容呢?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性知识。今天讲的都是在性知识范围内;第二,性科学。什么样的性才是科学的?什么样的性是不科学的?什么性是健康的?什么性是不健康的?什么性是有益的?什么性是有害的?第三,性伦理,伦理道德。我们的社会不是丛林社会,是文明社会,文明社会要讲道德,要讲道德,就要讲哪些性符合道德,哪些性不符合道德,这方面的学问太多了。

我举个例子,80年我到委内瑞拉开会,委内瑞拉发了一个规定,12岁以上的男女关系都不算犯罪,13岁男孩子发生性关系不算犯罪,在我们国家肯定不行。委内瑞拉超过50%的人不结婚,凡是生私生子的,国家都有义务养起来。委内瑞拉美女是世界最多的,性生活非常自由,非常愉快,后代都很漂亮。人是棕色的,很漂亮,白里透红。

克林顿跟莱文斯基事件讨论很厉害的时候,国会说你要承认有这个问题就通过,你要不承认,就弹劾你。我就问哈佛大学研究所的秘书,我问他美国怎么看?他说美国人把政治问题和个人生活问题分开,如果总统有男女关系,你承认了,属于个人生活问题;如果有这个事,你不承认,那就是政治品质不好,将来给国家和人民办事时候也说假话,只要承认了,就不弹劾。

如果在我们国家,那就是腐败透顶。不要说国家领导人,就是普通的官员和老百姓如果有这个现象,肯定是不行的。英国情人制,丈夫和老婆合法夫妻,同时,也允许婚姻外的性生活。法国总统跟第一个女友生了孩子,跟第二个女友生了孩子,最近宣布跟第三个女友脱离关系,并不认为属于政治和品质上的问题,是从人的基本需求来考虑的。

性的问题有个人的需求问题、有社会问题、有道德问题、有法律问题、有情感问题,问题太复杂。

我们讲性科学,讲性道德,讲的是中国的道德。没有结婚,就不能有性关系,结婚以后才允许有性关系。现在有些性专家讲结婚以后如果发生性关系,还有自愿和不自愿之分,这是西方的伦理。在西方,只要双方同意了,不管有没有婚姻关系,都不算犯罪,把自愿作为最高原则。

性教育的含义是什么?第一,性知识;第二,性科学。现在很容易犯错误的人就是小学生和中学生的谈恋爱问题。美国人把学生当中的关系分为五类:第一类,同学关系;第二类,朋友关系;第三类,友好关系;第四类,亲密的爱情关系;第五类,男女关系。男的对女的有吸引力,这是生理的正常现象,这就是科学,不能说这种科学是坏的,但是还有法律问题,必须遵守法律;科学不能越过当时社会制定的基本法律,限制性爱乱来。还有性道德、性法律,这四个方面应该贯穿在性教育当中,大家不要把性教育神秘化,好象觉得研究性的问题就不光彩。

我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引起媒体和社会的注意,不要把问题简单化。中国和外国的标准不一样,社会发展程度不一样,对性的道德观念也不一样,为了下一代的幸福,为了我们社会的健康发展,希望性教育能够普及,能够开放。

我认为性教育要就事论事,当然,我没有搞调查研究。昨天,我们开换届大会时候,团中央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和社科院青年工作室主任谈了一个社会现象,我们认为跟性有关系。他们说现在社会中年轻一代有很大进步,但是现在存在一个现象,女性男性化、男性女性化。这是我们民族的一个悲哀,很多外国人不愿意跟中国女性结婚,说没有女人味,性别错位,跟性教育有关系。比如他们讲了一个例子,小学以下的班里都是女生指挥男生,如果是这个现象,是性教育错位。本来男子很雄伟,自然界和动物界都是选雄壮的男性,我们现在的很多电影、戏剧都是奶油小生,喜欢娘娘腔的小生。昨天他们讲了一句话,女性穿衣按照男性爱好打扮,男性穿衣按照女性的爱好打扮。

我现在有两个担忧:一个担忧是性教育错位;一个是男女关系腐败,走向了男女错乱。我们的腐败有三种:一是制度性腐败,制度不完善,该管的没有管;二是体制上的腐败,党委领导,官员的权力太大,可以决定一切,用金钱名誉进行腐败。这两个腐败可以解决。三是男女关系腐败,这是最难解决的,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马建华先生讲话

马建华(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听了媒体和魏老的发言,我很受启发。随着时代的发展,青爱工程的内容正在不断的丰富。开始发起时,是青少年艾滋病预防教育,很单纯,就是从一点切入,逐步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又发展为性健康教育,又发展为公益慈善理念教育,内容在不断的丰富,现在概括为爱的教育。从形式上和规模上来说,也在不断扩大,已经由当初的一两个省扩大到十几个省,由当初的几所学校扩大到几百所学校,而且学校普遍都建立了以青爱小屋为特色的模式。很努力。有主办单位儿慈会的大力支持,有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有专家的支持,有媒体的支持,要做好一项工程,关键还是要有一批有爱心、有奉献精神的团队能够克服困难,能够持续8年,确实不容易。

我一再想这个问题,我们开展这么多教育,开展这么多活动,作为主办单位也好,支持单位也好,发起单位也好,我们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开展这个活动的形式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是在教育,让孩子真正成为一个人,这是开展活动的真正目的。不仅仅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掌握一点知识、掌握一点本领、学会一点常识或者能够取得一点成绩,我想这都是应该做的,但是我更注重通过这项活动本身使孩子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能够有非常好的爱心,不仅爱自己,也要关爱他人。今天主题的核心是“爱”字,有两个含义,经过老师团队的努力,这个理念在孩子们逐步形成,老师们在汇报中讲了孩子们的变化、老师们的成长,很让我欣慰。

刚才,专家讲到这里面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性教育,或者是性健康教育,这是活动几项内容中的一项内容,这不是这项活动仅仅唯一的内容。我不反对讨论性教育,如果面对学校、面对孩子的话,我更提倡叫性健康教育,多两个字和少两个字大不一样。我们面对的是儿童和孩子,刚才魏老讲性教育不仅包括性生理,不仅包括性心理,还包括性道德的良好和性法制的良好养成,是一个丰富的内容,以前往往把这么丰富的内容只局限于性生理现象。面对孩子,我更提倡性健康教育。关于“健康”这两个字的含义,不仅仅指生理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特别是包括一个人的社会心理健康。我们面临的孩子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我们的教育应该顺应这个大转变。什么叫社会人?我觉得有两个大的含义:第一,这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社会不断约束他、规范他,使他成长;第二,作为一个人,要逐步适应社会的规范。

我更倾向于讲“性健康教育”,既符合现在国家课程标准和健康纲要中的正确提法,作为主管部门、作为行政部门,倡导什么,不倡导什么,其实讲的很清楚。作为社会组织,作为媒体,有责任引领社会,应该按照政府倡导的方向努力,刚才大家讲的很多现象我都可以接受,现在学校这方面教育开展的非常不够,非常不到位,也是很缺失的。

刚才,我跟何老师说你们学校主要通过什么渠道开展这项活动?一个是进入学校正规课程,一个是学校校本课程,一个是利用学校的校外活动开展活动,课程标准中都有内容,关键是学校实施过程中确实不落实。

社会组织开展这个活动应该有两方面:第一,推动政府怎么样让学校真正全方位的实施好课程标准,这项工作应该以政府为主,我们有责任推动,这是一个方面;第二,做的不够的地方,我们可以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协助政府做好这项工作,这是社会组织应该做的工作。我也希望这项工作今后能够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往前走。关键是引领方向,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媒体人的责任。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首任名誉会长张道诚先生为青爱工程圆桌会议题词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首任名誉会长张道诚先生题赠青爱圆桌会议之二

倡议发起5.12青少年关爱日:

为了支持一线的学校,把爱的教育继续做下去,我们倡议,将5.12定义为青少年关爱日。这也是这次圆桌会议的主题:我要爱,我负责——倡议发起“青少年关爱日”。

5.12谐音“我要爱”;“我负责”,是对“我要爱”的限定,意指“我要负责任地爱”。汶川地震后,硬件重建完成得又快又好,而软件重建、心理重建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长期陪伴。

倡议发起5.12“青少年关爱日”,是为了不违初衷,以民间组织的持续努力,将这份爱进行到底。

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各位青爱人,请大家签名支持青少年关爱日的发起。

中华儿慈会名誉理事长、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终身名誉会长魏久明先生签字支持5.12青少年关爱日发起。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银俊女士,卓达集团陈海云女士,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监事高波先生,文汇报北京分社副社长周蓉霞签名支持5.12青少年关爱日发起。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银俊签名支持5.12青少年关爱日发起。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师曾志教授签名支持5.12青少年关爱日发起。

首师大张玫玫教授签名支持5.12青少年关爱日发起。

卓达集团陈海云女士签名支持5.12青少年关爱日发起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首任名誉会长张道诚先生向师曾志教授赠送题词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首任名誉会长张道诚先生向中新社记者潘旭临赠送题词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首任名誉会长张道诚先生向爱心企业家陈水双先生赠送题词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首任名誉会长张道诚先生向爱心企业卓达集团代表赠送题词

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何培忠先生(左)主持了青爱工程第一期圆桌会议。

中华儿慈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林出席青爱圆桌第一期会议。

会议全景

会议部分出席人员名单(按实际座席排列,逆时针方向):

张银俊,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师曾志,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创始人;王林,中华儿慈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道诚,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首任名誉会长,中华慈善总会原副会长、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魏久明,中华儿慈会名誉理事长,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终身名誉会长;马建华,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玫玫,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谢远超,公益慈善信息化义工联发起人;陈水双,北京润丰集团董事局主席;周蓉霞,文汇报北京分社副社长;谢东樱,中国青年网主编;潘旭临,中国新闻社资深记者;陈海云,卓达集团社会责任部;李泓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助理;顾飞宇,江苏南通崇川区关工委秘书长;何培忠,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李扁,青爱工程办公室主任,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何蓉,汶川县第一小学校青爱教研组组长、青爱小屋专责教师;王进鑫,成都工业学院教授,1+1心联行动四川省基地主任。

出席会议的还有:

民进中央开明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宁永丽女士;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理事、副秘书长周政先生;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理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助理刘正奎先生;中华儿慈会财务总监、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监事舒伟红女士;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监事、盛宇家纺常务副总裁高波先生。

中华儿慈会传播部李伟女士;现代教育报编辑邓丽女士;人民政协报慈善周刊记者龙飞先生;卓达集团公益专员孙朋朋女士;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刘继源先生;未来网记者李盈盈女士;慈善公益报记者李威威、贾楠;新浪记者陈兴先生,搜狐记者郑常怀先生;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根伟先生;苏金保,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主任。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理事、副秘书长周政先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助理李泓萤女士

中华儿慈会传播部李伟女士

现代教育报编辑邓丽女士

中国教育新闻网频道主编刘继源先生

卓达集团公益专员孙朋朋女士

(编者注:本文所有文字均由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定。)

本文标签:青爱教育 爱滋病 艾滋病 性教育 传统文化 慈善教育

相关项目动态相关项目动态

最新资讯文章最新资讯文章

服务热线010-84404273

关注微信更好服务关注微信更好服务
咨询咨询 微信微信二维码 地址地址 TOP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