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白岩松:那些活下来的孩子,将来谁在他们身边?
返回列表加入收藏 来源:青爱 发布日期:2018-05-12 浏览:-|
- 该用什么去面对汶川大地震的十周年?
- 我们一直被教导要遗忘苦难。但是,那种痛如果不说出来,不哭出来,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就会变成潜意识的毒瘤,一不小心就刺破自以为恢复的坚强。
- 十年了,我们再次回望,泪眼婆娑。让我们用改变、进步和保护更多人安全感的方式去面对这个十周年的日子。
- 因为,这个伤口不仅属于四川,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 地震那年,小蕾还没满九岁,在上小学三年级。
- 那天和往常一样,有十多分钟的休息玩耍时间。小蕾和几个平时玩得好的小伙伴在教室玩游戏。
- 谁也没有想过这个看似平常的午后,马上就要经历一场百年难遇的天灾。
- 突然间天旋地转,小蕾觉得脚下所踩的一方土地像是一头要冲出的猛兽,它在单薄的土地下翻滚,时而往上,时而往下。
- 在大家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的时候,班主任段老师用最大的分贝喊着:“地震了!孩子们,快逃到校门外的空地上去!快!”
- 段老师沙哑嘶扯的声音被地震的巨大哄响声所掩盖。有的女生被吓得哭出了声,男生也直着嗓子大声的喊叫。
- 人群中的哭声,尖叫声不绝如耳。校长,老师一边安抚着学生,一边给学生家长打电话告知平安并通知来接孩子。
- 有的家长找不到孩子,有的孩子找不到家长,两边都急得哇哇大哭。
- 同样处于地震的惊吓中,小雪在操场上却一直跺着脚。她的妈妈在街上的包装厂上班,平时这个点应该都下班了,而老师的电话并没有等来妈妈的回应。“我妈妈不会出事儿吧。”小雪带着哭腔。
- 一语成谶,小雪的妈妈真的在地震中不幸遇难了,后来听邻居说小雪的爸爸也随他妈妈一块去了。
- “你能想象我看见妈妈冰冷尸体时的心情吗?妈妈的左半边太阳穴有一道长长的伤口,身上有数十处淤青。妈妈的嘴都歪了,我看着她被草席裹住然后被放进了坑里……”
- 十年后的小雪说到这里,眼睛又红了。她再也没有妈妈了!那个生她、疼她、陪伴她的伟大的女性!
- 一本十年前的地震日记
- 十年前,周芳在小学六年级,后来,虽然求学的路越走越远,但只要有风吹草动,那根来自故乡的绳就扯得人生疼。
- 周芳的堂哥在地震中走了,她们两家门挨着门,整个童年都有哥哥的身影。偶尔她会讲到地震经历,讲到去找哥哥的那一段。
- “到中学体育场时,我生平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去世的人摆在雨坝里。周围的楼房从底部坐平,预制板霜打了叶子一样挂在半空,到处是裸露的褐色钢筋。体育场前是瘫着、倒着、坐着、软靠着的家长,雨水和泪水交织混杂。
- 我和我妈,我二娘,心里保留着某种偏执的希望。我们和许多家长一起,如果旁边突然爆发汪天大哭,便知道那个母亲找到了自己的孩子。
- 我二娘找完了广场上所有遮着脸的学生,她怕我哥被砸得面目全非,怕自己认不出来,又挨着再找一遍,去认手,认脚…”
- 又到了五月,周芳说,看着十年前的日记,足足一大本。就是觉得那时候太想活下去了,最不想的就是死。但是,她也记得闺蜜几次告诉过她,“你高考没考好,跟我说想自杀,你考研差几分,又跟我说想自杀。”
- 究竟说了几次,周芳自己都不记得了,但当时,的确是一遇到过不去的坎,就说想去自杀。这跟在地震日记中写好想活下去的女孩是同一个人吗?
- 白岩松:那些活下来的孩子,将来谁在他们的身边?
- 2008年6月25日,白岩松在中国记协新闻大厅媒体说明会上说了一段话:
- “一个1999年出生的八岁的小女孩,阳光灿烂,始终在笑,她的右胳膊没有了。我还看到了总理为她让路的那个三岁的孩子,她伟大的父母,用身体弓成了一座桥,掩护了她活下来。五年后,十年后,当他们知道悲伤的时候,他们身边有没有鲜花?有没有人陪着她?
- 有一个20多岁的消防官兵刚下线,他突然跟我讲,“12号我救出了那孩子的上半身,14号我救出了那个孩子的下半身。”他们是施救者,必须坚强,可是他们也只是20多岁的独生子。活下来孩子、残疾的孩子,还有这些被我们认为必须坚强的孩子,不是同样需要长期的心理援助吗?
- 灾后心理援助,至少做十年,这不是开玩笑。
- 此后十年,白岩松持续地投入到“说”和“做”中,他联合青爱工程,共同在汶川、都江堰、绵竹三地发起“1+1心联行动”,通过援建“心联小屋”的方式,帮助学校搭建长效心理援助机制,为灾区培养本地师资队伍,并以社团活动、家长课堂、团体活动、个案辅助等综合模式,将心理教育纳入学校课时,进入课程,并逐渐发展为常态化心理教学模式。
- 她愿意让我们坐在她身边就挺好
- 在七一汶川映秀中学,心联小屋小组成员、校团支部书记蒋老师接触到当时正在读高三的学生小颖,在地震之前,她很有绘画天赋,功底好,照她平时的成绩,可以考一个很好的学校。
- 小颖很要好的同学在地震中离世,这对她的打击很大。她不想上学,不想进教室,经常躲在外面哭。蒋老师试探地走进她,开始只是陪坐,小颖在操场坐多久,蒋老师就陪着坐多久。
- 十年了,蒋老师已经记不清当初他们聊天的话题,但是小颖送给老师的板画,蒋老师一直挂在客厅里。在将老师长期梳导和陪伴下,小颖后来从事民族绘画艺术,立志将阿坝州的民族文化发扬承传下去。
- 同样,小颖班里同学小敏,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又在地震中去世,小敏只有跟着舅舅。四、五年之后,在一次512公祭日里,她不见了。蒋老师十分着急,发动班里的同学去找她,最后在地震公墓里找到了她,她想爸爸了。
- 小敏一个人坐在那里,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蒋老师和三个同学,陪着她坐了一个下午。到四、五点钟的时候,叫她,她才答应。当时是集体掩埋的,名录是按村、按单位、按姓氏集体排名,她也不知道爸爸睡在哪个位置,只有守着一个大大的公墓名录,望着爸爸的名字发呆。
- 做为心理援助,蒋老师说,就是爱与陪伴,先从陪伴开始,她愿意让我们坐在她身边就挺好了,或者哪怕不说话,抱着你哭一场也是一种情绪宣泄。
- 地震学生亲历:生命要继续
- 绵竹中学的高老师,曾经收到了班里学生小文的一篇文章“生命要继续”:
- “地震当天,我并未意识到会有那么多的死伤。直到13号我回老家,那天雨下得很大,经过医院门口时,看见雨水不停的冲刷着路两旁用棉布包裹得很紧的尸体,我的双腿忽然无力了……”
- 小文老屋旁边的杨伯伯,他的儿子在读高三,12号下午一直在等待和寻找儿子。
- 后面很多天了,魏阿姨整个人都变型了,干瘦的身材,红肿的双眼以及没有笑容的面庞。她总在她家后门口坐着,一坐就好几个小时,后来听人说她的儿子平常每周回家总喜欢走后门。
- 杨伯伯的头发忽然一夜间白了好多,本来身带残疾的他加上失去儿子的悲痛,让这个40多岁的男人看起来是那么无力。白天,还有人陪他聊聊天,可夜里,这个硬朗的男子却跪在自己的院子里,把心中的沉闷,一直压在内心最深处。
- 在二孩中找到寄托的小伟妈妈
- 小伟在地震中走了,妈妈无法接受。有很长一段时间,小伟的妈妈最怕夜晚来临,一闭上眼睛,女儿就会在眼前晃悠。国家针对灾区的再生育决定发布后,小伟的妈妈尝试孕育新生命获得成功。因为孩子得来不易,小伟的妈妈明白这一点,她甚至微笑着说,“我的孩子,只要错了,老师随便打”。
- 都江堰聚源小学心理专责教师文素芳说,她小学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的孩子,512地震的时候正在聚源中学上初三,当时班上五十一个孩子,有四十多个不在了。现在,这批去世孩子的家长,因为国家的再生育政策,十年了,他们的二孩又到了小学阶段。看着眼前的孩子,想着他们的哥哥姐姐,文老师有时候也很恍惚。
- 为了最大化保护这些孩子,聚源小学每年开学前都对再生育家庭的家长开“特殊家长会”,然后,再把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二孩家庭都和再生育家庭划到一起,统一管理,目的是让他们避免过多的聚光灯,对孩子形成过度的保护。
- “我们还经常和家长沟通,帮他们逐渐从地震灾害的创伤中走出来,回归正常生活。”文老师说,小伟的妈妈是生活的强者,而且从不溺爱孩子,是家长中的榜样。
- 段老师、高老师、蒋老师、文老师……这支不走的心理救援团队,长期陪伴家长和孩子,这个过程或许是再一个十年,或许是一辈子。
本文标签:青爱小屋 青爱工程 青爱基金会 中国青爱工程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
相关媒体报道
- 【中国网科学】青爱基金会联合北京卫视京选,共创公益电商新模式
- 【今日头条 中视时讯】青爱基金会联合北京卫视京选,共创公益电商新模式
- 【中国日报中文网】青爱基金会联合北京卫视京选,共创公益电商新模式
- 【中国报道网】青爱基金会联合北京卫视京选,共创公益电商新模式
- 【中国新闻周刊】青爱基金会联合北京卫视京选,共创公益电商新模式
- 【株洲新闻网】株洲市2024年第一期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圆满结束
- 【北京日报】电影《青爱》荣获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推荐影片
- 【中国网财经】中国首部青少年防艾电影《青爱》荣获北京国际电影节推荐影片
-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青爱工程“爱的教育”示范基地在长沙挂牌成立
- 【今日头条 中视时讯】“5.25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月”暨青爱工程“爱的教育”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长沙举行
最新资讯文章
服务热线010-84404273
关注微信更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