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觉瓦洛基点校青爱班两个学生的故事
返回列表加入收藏 来源:青爱 发布日期:2014-01-08 浏览:-|
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与工作中,一学年的工作已结束了,在这一学年的工作中,我作为一个班主任,和学生踏踏实实的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有辛勤的耕耘,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的遗憾,看到过学生灿烂无比的笑容,也看到过学生晶莹透剔的泪花,在这短短的一年中,真让我感慨万千,感触颇多。
昭觉地处于中国西部最边远的一个山区,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经济、交通、教育、条件等滞后的因素,当地农民的排他性意识素质相对落后,造成了毒品的流通、艾滋病的重灾区,曾几何时,对于山区里吸毒家庭,艾滋病携带者家庭的孩子来说,上学,只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因为这些家庭的监护人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一方面是无力承担子女的上学费用,另一方面是没心思顾及子女的将来。但是,自从中华儿慈会在我校开展了青爱工程项目后,对于贫困的农村娃娃和适龄的孤儿儿童,求学的梦不再是遥远的梦,他们的梦是真实的,是触手可得的。他们对读书的愿望实现了。
在我校的青爱班开班仪式上,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一起笑过,哭过,矛盾、犹豫过:我们笑是因为孩子们终于可以像其他同学一样上学了;我们流泪,是因为看着孩子们惊慌失措的眼神和对上学的渴望而感动了;我们矛盾、犹豫是因为这些一副副天真、灿烂的笑容背后都有一个寒碜、辛酸的家庭,我们也不知道这种生活能持续多久,如果没有外界的资助,他们是无法完成他们的学业的,所以我们矛盾、失落、犹豫。
我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和他们是有感情的,每一个特殊的家庭背后都有一个心酸的故事,每一个灿烂的笑容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眼泪。
我们班的曲木次格同学,不到4岁时就失去了双亲,别人的孩子还在无忧无虑的在自己父母身边撒娇,享受着父母带来的无尽关爱时,他却只能投靠远房亲戚度过自己清冷的童年,不敢奢求什么,只求活着就好。他去年上学时都12岁了,如果是大城市的孩子的话都小学毕业了,但他的童年却陪在牛羊的身边演绎牧童的角色满山转,直至有了青爱工程的帮助之后,他才摒弃旁人的眼光,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承受着同学们的热潮冷讽,但他总是说:“我不管别人怎样看我,我不在乎同学们怎么嘲笑我,我觉得我能在教室里上课是上天给我的恩赐,能上学就是最幸福的事”。
再如,我们班的文古子拉同学,他是我们班年纪最小的一位,无知的父母因为吸毒、注射传染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他成了迷失方向的羔羊,幸好有中华儿慈会青爱工程的资助,他比别人幸运的提前走进了学校,刚到学校时,由于年纪太小,他茫然所错、不知所以,在他犹豫、天真的脸上可以读得出,他也许必不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但可以肯定他很珍惜眼前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刚进校时,他连笔都拿不稳,但经过一学年的努力,他现在的成绩在班上已逐步上升。
在担任青爱班班主任的这一段时间里,我真诚地注入了一颗“爱心”,一颗“诚心” ,现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已经播下爱的种子,发出感恩的幼芽。虽然离他们实现远大的梦想还有很长的路,但他们必竟向自己的梦想迈进了第一步,在这里,我作为这些孩子的班主任,由衷的代表我的学生们感谢向孩子们提供帮助的所有爱心人士,感谢您们,没有您们的关爱就没有这些孩子的今天,没有您们的关爱就更没有这些孩子的明天。
我坚信,这些孤独无助的孩子在爱的滋润下成长,将来必定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曲木次格,男,昭觉县容曲乡火西村三青社人,出生日期:2000.8.10,双孤儿童,昭觉县容曲乡瓦洛基点校一年级一班学生。
文古子拉,男,昭觉县容曲乡火西村洛吉社人,出生日期:2006.12.30,双孤儿童,昭觉县容曲乡瓦洛基点校一年级一班学生。
青爱班班主任 王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