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与新公民
返回列表加入收藏 来源:青爱 发布日期:2012-05-25 浏览:-|
我先说一下对中国大陆性教育的看法。
有一个原则:背景限定价值。先要交待背景。大家照相都要选背景。我们和各位性学前辈在一起合一个影,回去挂在墙上,或者挂在网上,时间越久越值钱,所以我们一起照相就是创造历史。
当前的背景有哪些特点呢?艾滋病大潮涌动。物欲横流,世风日下。信仰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一方面贪污受贿大行其道,另一方面,社会呼唤爱心。公益慈善事业方兴未艾。总体来说,人的自由度极度扩大。
当前的背景决定了,大陆的性教育,和人的模型的重新确立,紧密相关。
其一,从个人层面看。性教育是关于隐私的教育,关于慎独的教育,关于如何处理生理冲动的角度,性教育是社交能力和技巧的培育。性的本质不是性器官,也不是性行为。性的本质是关系。性教育远远不是教做爱。我对文明有个定义。文明是以规则处理冲动。人有生理的层面,有冲动的性质。冲动如何处理?这涉及到人格,人的道德底线。这两者都要。没有冲动,跟死人没有区别;没有规则,就连禽兽也不如。所以,性教育,是关于幸福的教育,关于如何使用自由的教育。
其二,从历史角度看,性教育是什么?是重新塑造中华民族的人格。是创造新的中国人的教育。中国人,什么是中国人?有一个定性:中国人都还是农民。炎黄子孙,大部分是农民。现在的中国人,70%是农民。上一代,百分之九十是农民。上两代,99%是农民。大家不要认为自己装了西装,就变成了现代人,就不是农民。大家经常讲,我们处在一个转型期。什么叫转型?转什么型?型就是人的模型,人的基本参数。型就是伦,社会伦理、规范。
中国人的基本模型,跟西方不一样。人格的基本参数不一样。封建时代的中国人,有两个基本参数可以描述,那就是忠孝。或者你也可以讲是四个字:礼义廉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个话是管仲讲的,到1935年,蒋介石先生在庐山还是讲这个。讲了两千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咱们换了两个字。咱们讲又红又专。到了改革开放,咱们又换了:四有新人。这个提法到今天还在沿用。大家看看中学生入团的申请表,还是这个内容。那么有一些老先生主张,这个要改了。改成什么?真善美爱。真是科学素养,善是信仰素养,美是艺术素养,爱是人文素养。这个有点矛盾。人文素养难道就不包括前面三个素养吗?所以说这个提法只怕也是不成熟的。但是这表明,以人为本,中国人在考虑这个问题。中国的主流文化,是在从官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过程中。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性教育起什么作用?性教育与中国人的基本模型的重塑之间是什么关系?我认为做性教育,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
所以,有人提出,性教育是人格教育。我认为这个提法好。有人提出,性人权。这也很棒。有人在为性别平等、妇女解放鼓与呼。这当然是进步的。人的基本模型当中必然的包含这些内容。比如说两性的基本关系。过去是讲男女授受不亲。现在肯定要换个提法。但是男女平等这个说法还是太笼统,不具体。有人提出,性教育是健康教育。我认为,这个提法虽然聪明,但是不解决问题。这是搁置问题,不是解决问题。正如有人主张,你千万不要讲性教育,你讲青春期教育就好了。你换一个词不就完了吗?我认为这个主张很聪明,但是不解决问题。不可能的。性的问题一定要直面。这个考验我们中国的理论家、思想家、社会学家的理论勇气、思想实力。我经常讲,中国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为什么就不能正视性教育呢?
邓明昱博士讲,世界性学会改成世界性健康协会,许多华人性学家不理解,结果通过投票,还是改了。我理解,华人性学家为什么不赞同把性学会改成性健康协会?因为国情不同,东西方历史进程不同。西方完成了文艺复兴和理性启蒙,什么是人?这个问题早已回答完了。他们不期待再用性作为原动力,向神本位的文化和它的上层建筑发起攻击。他们已经很好的回答了性与人的基本关系是什么的问题。而中国人不同。中国人对性有期待。中国人期待通过性来重塑自我,通过对性的关注,对性权利的使用,来探索人的边界,自由的疆界,来证明自我的存在。大家用这个眼光去理解木子美,用这个眼光去理解昨天提问的那个女孩(指阳春向与会性学家们叫板:你们谁会用指头让女人性高潮?),我想理解起来会容易一点。
所以说,中国大陆性教育之所以难搞,是因为它不好定性,因为我们刚刚提出以人为本。什么是人?什么是公民?这些问题还没有很好的回答。我们现在很少提到公民,我们只提老百姓。老百姓是皇民,不是公民。
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理论框架下,怎么样回答这个问题?性是什么?性教育是什么?这不是一件容易事。这和西方的性权利,和西方的性教育,都不是一回事。属于不同的文明子系统,属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就好比忠孝这两个字,是属于儒家文明系统,忠孝两个字,它不属于基督教文明。
性教育很难定性,很难搞得动。从上往下搞,从下往上搞,都难。这是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历史证明了的。在此过程中,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许多前辈都已经发现了的:领导们私底下都很支持性教育,但是那是作为他个人。你要是希望用他的权力,让他以政府官员的面目出现,大力支持你,他就会让你等一等,先放一放。
总而言之,性学也好,性教育也好,对大陆来讲,我们要参与人的建构。所以我有个提法,性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性教育,必须是做人做事做爱的教育。这不单是做爱的教育。性教育,要参与重塑中华民族的人格。这里面有许多机会。
我完全赞同阮芳赋教授的提法,华人性学家完全可能引领第三次世界性学高峰。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五千年没有中断的文明。这里面有许多宝藏。最近我读一点佛学书籍。我在里面发现几个有趣的东西。一个是佛家讲的性字,与我们讲的性字,完全不是一个意思。佛家讲性是明心见性,是不断修正自己错误的看法想法做法,成为一个觉悟的人。达到不生不灭的永生境界。我想我们的性学最终要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联系。这是一点。第二点,佛家还能提供一个特别简单的、可操作的禁欲的办法。大家可以试,念阿弥陀佛,一周时间,就有感应。你念着好玩,不为禁欲。你去念。第三点,佛家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心理学理论。它起码能说明,男人每五秒钟想到一次性并不算多。因为什么?因为佛家说,念头生灭是很快的。一刹那就有900个念头生灭。一弹指是六十刹那。一秒钟大概四弹指的时间。所以潜意识当中,一秒钟大概有216000个念头生灭。只是我们平常人粗心大意,在意识层面观察不到这么多个念头,或者说意群。
现在全世界兴趣汉语热。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说,21世纪的世界问题,到哪里去找答案?到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里面去找。我相信,这绝对是第三次世界性学高峰的一个富矿。五千年熬成的一锅老汤,跟西方的味道肯定是不一样的。
我再说一下中国大陆的学校性教育。
这一块人数很多。2006的数据,中国大陆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中学总数有九万六千多所,在校人数是一亿两千七百万,约相当于中国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这一块很有特色。大家知道,中国的底子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特点是条块分割。学校归谁管?归教育部管。疾控中心,搞艾滋病防治教育的,他们基本上不做性教育;计生委,也很难把性教育搞进学校去。所以,教育系统是圈起来一个真空。真空又不真。因为人是不可遏制地会成长会发育,无序的信息、单纯迎合生理冲动的信息又无处不在。所以学校里可谓是黄钟委弃、瓦缶雷鸣。
中国大陆性教育的背景,还有一个特色,还有一个主线,那就是,中国大陆的组织资源非常馈乏。它很单一,那就是党和政府。为什么这么说?对比一下。美国人每周做义工10个小时。中国人为什么不做?没有人组织。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虽然很多人愿意做。最后呢,麻将桌成了民间社会的领袖。大家把人、财、物、时间,都组织在麻将桌上。另一方面,学校为什么给孩子们那么重的课业负担?因为社会上组织资源不健全,家长和学校不敢把孩子们往社会上放。一放出来,就成为流氓团伙,成为小偷小摸的组织。所以说,我们这个社会,个人、家庭、社会、国家,这四个成分,有两个现在不是健全的:一个是个人,一个是社会。
基于这种对于背景的认识,决定了我们开展学校性教育的思路。
项目是资源配置的核心。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个名为“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简称:青艾工程)”的项目。
大家不难理解我们设计的项目,有以下几个性质:
第一,我们是在政府的法律框架许可的前提下,进行的微小改良。一定要依托政府,在既有的框架下缓慢推进,不可操之过急。我们不避嫌疑,主动拉大旗做虎皮。只要抱得上的大腿,不是特别臭的大腿,咱们能抱得上都要抱。
第二,我们急政府之所急。我们在艾滋病防治的旗帜下推进性教育。特别巧的是什么?天作之合。国务院的《艾滋病防治条例》第十三条,是要求对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中学进行防艾教育,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三条,是要求对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性教育,假防艾以行,是说得通的。我们讲,青少年的艾滋病防治教育,主要就是性健康教育。
我们是公益项目。我们把困难留给自己,尽可能帮助学校、帮助一线老师把事情做起来。我们给学校挂牌子。挂青艾小屋的牌子。青艾小屋的牌子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写的。教育系统,从官方到民间,都很认他。我们给予老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启动初期,我们给予3000到2万元的启动经费。这个钱很少,但是大家知道,要募捐钱很难的,不是那么容易。那么这个工作,困难主要由我们自己克服。这是说钱。为了让老师不光能做事,还能在职业生涯上获得成长,你还可以申报我们的子课题。我们有一个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的重点课题:用电影课进行学校艾滋病防治教育和性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中国教育学会的课题,在教育系统内部的含金量也是很高的,算国家级课题。我们还组织教师培训。在青艾小屋挂牌的时候,我们也会请白岩松,以及中国教育学会的会长副会长等出席,帮助老师、学校、教育局撑脸面,以壮声威。
注:本文是李扁2008-1-23"深圳世界华人性学家协会成立大会暨性学高峰论坛上的发言稿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