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碰撞--影片与心的对话”盈江三中青爱小屋影字功能提升纪实
返回列表加入收藏 来源:青爱 发布日期:2013-09-29 浏览:-|
为更好、有序地开展小屋工作,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健康指引,盈江县第三中学专责教师聂永仙老师于2003年9月24日下午,分别给七、八、九三个年级具有多媒体设备的班级播放了青春期健康教育影片,内容涉及性生理、性心理、两性交往和艾滋病防治等多方面。
其中,九年级分别观看了《半熟少年》、《放牛班的春天》,以及由柴静主持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长大未成年之少女怀孕警示录》。 三部影片讲述了不同的故事,《半熟少年》讲述的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异性交往中,因为乱性且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结果被感染艾滋病的的故事。学生观后每个学生的感触均有不同,但是,从学生的观后感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都意识到了不安全性行为对自身所存在的潜在的危害,也意识到了,青春期恋情的不现实性,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一位代课教师马修冲破校长的阻碍,挖掘、帮助有特长的学生开发自己的潜能,让其发挥特长,增长自信的一部片子。学生观后,认识到,在成长的历程中要学会用欣赏的眼观去看待人和事,要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做一个自尊自信的孩子。《少女怀孕警示录》讲述的是三位少女因一时冲动而意外怀孕堕胎,身心受到伤害,学业受到影响的新闻实录。学生看后对两性交往有了新的认识,均认识到了意外怀孕及堕胎对青春少女的危害。有女同学表示,看了之后她们认识到了学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男同学则增强了责任意识。
八年级的班级观看的影片名为《以生命的名义》,讲述的是同性恋群体的生活现状,及艾滋病在同性恋群体里的传播情况,其反馈的主题思想在于,要求所谓的正常群体里的人们要学会用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同性恋者,不要歧视分离他们,能让他们也能和所有人一样正大光明的或者,而不是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阴暗的角落里。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观看这部片子后学生无法接受同性恋者的行为,认为那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更有甚者认为这个群体的人是神经病,是心理不正常的群体。从学生的观后感可以看出,对于同性恋群体的认识,老师还有待加以引导。
七年级观看的影片是美丽中国之《野性中国》和生殖健康之《爱的奇迹》。《野性中国》讲述的是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苗家孩子的学习,以及苗家人民对大自然环境的保护及爱护。观后学生不仅感受了大自然的美,也认识到了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爱的奇迹》讲述的是新生命的形成到诞生的整个过程。观看之后学生知道了一个生命是怎么形成的?自己到底是从哪来的?不论是高年级的学生还是低年级的学生,都从影片中收获了知识,对生殖、两性交往、艾滋病等都有了新的认识。
为了能更好的开展下一步的工作,小屋专责教师将各班的播放记录手册发放到了班级播放管理员手里,对每次播放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还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交一份观后感。
青春期的健康教育是基于学生的身心需求的很人性化的教育,要想取得好成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心里了需求,有针对性的施教才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才能真正产生实效。而观影后的观后感是老师了解学生心理动向的有效途径,因此,盈江三中不仅要求学生写,还要求班主任看,青爱小屋专责教师除要细阅学生观后感外,还要将学生反映的问题梳理存档,为进一步开展青春期专题课提供依据。
青春期健康教育不同于学业课堂教育,它具有自身的敏感性,老师在施教的过程中,把握的尺度不当,传递出去的思想信念就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为此,在观影课后我们对学生进行采访,学生均认为,青春期的教育是有必要的,他们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因此,盈江三中青爱小屋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稳定有序的开展各项健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健康快乐的成长。
链接:“影片与心灵的对话”盈江三中青爱小屋第二期影字功能提升活动纪实
盈江县第三初级中学
000284号青爱小屋
聂永仙老师供稿
2013年9月25日
本文标签:青爱教育 爱滋病 艾滋病 性教育 传统文化 慈善教育
相关项目动态
- 青爱工程“爱的教育”示范基地落户成都 两家母爱书院同步授牌
- 我与青爱的故事 | 田莹:有人受益,是我追求的目标
- 小小公益使者 | 刘紫瑞:互相感恩的感觉很美好
-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家庭教育基金项目授牌,大黄蜂教育开启公益新篇章
- 小小公益使者 | 郑睿卓:一份爱扩大成三份爱,很划算
- 小小公益使者 | 李欢儒:我体会到爱和善传递的力量
- “爱的教育公益行”全国图展(2024年 第4期)
-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第4届加拿大CBI融合教育金字塔研讨会成功举办
-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启动“母爱之光 · 中国书画公益万里行”活动
- 慈善星故事 | 陈懿菲:教育和宣传是最好的社会疫苗
最新资讯文章
服务热线010-84404273
关注微信更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