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娅军(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立足学生需求 实践课堂渗透性健康教育
返回列表加入收藏 来源:青爱 发布日期:2013-08-23 |
摘要:本文论述了针对当前小学生生理发育提前、心理准备不足的现状,如何立足学生生长发育实际需求,在小学阶段有效开展性教育的模式和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外性教育的研究现状,确定了采取学科渗透的教育模式。具体阐述了不同年龄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对性的理解,以及教师、家长对性教育的态度。着重论述了在小学实施“学科渗透性教育”的具体方法、内容、形式,以及如何培训教师、家长。系统总结了有效进行“学科渗透性教育”的关键点,以及研究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课堂渗透;性健康;小学生;学科教学
一、以学生成长需求为本,适时开展性健康教育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高年级学生在发育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惑。如:女孩生理周期到来时的焦虑与不安,男孩儿出现第二性征后认为自己的“与众不同”、“不正常”等,不愿与同伴在一起等。这些现象引起重视,并组织了专题研讨,确定一定要将性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中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同时社会环境的改观 ,信息交流的扩大,外来文化的冲击 ,使得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发育提前,这些少男少女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刻,性生理的趋向成熟、性观念趋向开放,而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又不是完全同步;心理的断乳等,使他们在有关“性”的问题上产生了莫名的困惑,他们迫切需要懂得相关的性知识及其心理上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大量的事实表明,对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进行及时、科学、健康的性教育,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的现状迫切需要以青春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对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性健康教育,使他们在步入青春期之前获得科学的性知识,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帮助他们顺利地成长,为他们终生的健康及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二、以课题为引领,深入调研,加强教师培训
我校于2006年开设青春健康教育。在全面开展性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从学科角度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实际水平出发。在开课前,对高年级学生、家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了解了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现状、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了解了学生、家长、教师对开展性健康教育的态度和接受性健康教育的程度、形式。问卷结果显示,我们的教育内容是非常受欢迎的,是学生 、家长、老师们所需要的。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开展规范、科学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信心。
小学性健康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明确的大纲要求,没有专职的教师等一系列困难摆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很困惑。正在我们徘徊之时,北京市教委《中小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初探》课题的立项,为我们带来了机遇。我们组成了由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长、德育主任担任主要负责人、多位优秀教师共同组成的课题组,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结合学生需求,申报了子课题《小学高年级性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展开,让我们的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内容更加具体、明确,研究更加具有实效性。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注重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珍惜课题组提供的每一次专业知识培训,每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课题的展开,使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充实了学校心理教育力量。随着课题的进展,加强了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全员参与,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增强了教师们关注学生心理感受的意识。
三、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性健康教育实效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学生成长需要,经过反复实践和探讨,将内容确定为十个主题:生命的奥秘、认识自己、我们的变化、认识情绪、调节情绪、人际交往、异性交往学会自我保护、珍爱生命,拒绝毒品、预防艾滋病。并及时整理、总结,编辑出版了学校的心理校本教材《快乐生活 健康成长》,在各个主题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可以打乱各章节顺序,按需要进行授课,充分满足学生需求。
在实践中,教师们能结合教材和班级实际,不断将内容扩展和丰富,形成具有班级特色的性健康教学内容,孩子们通过回忆自己亲身经历、分析生活中的实例、游戏等教学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了困惑,寻找到朋友,体验到快乐,真实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得到领导、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四、从“部分”到“整体”,层层推进性健康教育
从理论上讲,学校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应该从学生走进校门就开始,因为它是一个随着学生成长发育的自然的过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深入,学生易于接受,让知识和理念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收到良好效果,这样受传统观念影响也会减小。但性健康教育大纲不够明确、具体(指性教育的度、时机、课时、量等),使我们的工作无法顺利开展。随着《北京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大纲》(草案)的出台,明确了性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将课题研究从“部分”扩展到“整体”,即:从只在高年级开展,扩展到1——6年级全体学生;从部分骨干教师参与实施,到全员参与研究;从专题课走进课堂,到在所有学科中进行渗透。在新理念的引领下,展开了子课题《小学学科渗透性教育大纲的实践研究》。在短短一学期中,教师们完成了涵盖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近20多节性教育学科渗透教案(语文、数学、科学、品社、美术、音乐),使研究初显成效:性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并注重在实际生活中,关注、评价学习效果;将心理教育与班级文化、班集体的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系列、规范的性教育模式与系列内容,真正做到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五、关注特殊需求和家长培训,形成教育合力
小学生生性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重视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更加有利于学生个性心理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因而,孩子的性健康教育更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参与。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加强家长培训,向家长介绍学生不同成长发育阶段的特征,容易出现的问题,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聆听孩子们谈课后收获和感受,更加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创设融洽的家庭氛围,让学生在宽松舒适的家庭中愉悦地接受相关健康教育,让“性健康教育”伴随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