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玫玫 讲述她经历的媒体与性教育的故事
返回列表加入收藏 来源:青爱 发布日期:2014-05-16 |
李扁(青爱工程办公室主任):
本来我们想搞五个角,一起推动一下中国性教育这个事顺便推动一下慈善。哪五个角呢?第一,大领导。魏老,德高望重的领导;张会长,领导。第二,一线来的。像汶川一线的何老师、王老师。第三,媒体。第四,专家。我原来也是搞媒体的,在公益时报做记者,包括专家,张玫玫老师;包括师曾志老师,既是媒体人,又是慈善人。第五,爱心人士的代表。包括卓达集团、润丰集团的,五个角。希望通过这五个角色形成一个沟通对话的机制,让社会知道做性教育这个事我们有办法,上来报告的不一定都是青爱小屋的。
我举个例子,当事人在这儿,张玫玫老师在这。很多专家一辈子都在做这个事情,推动中国性教育,结果媒体同志为了搞点眼球,把青春期教育搞成性教育,或者把最核心或者最敏感的一部分拿出来讨论一下,政府出来批,说这个事不是我们干的。张老师,您是不是说两句?希望媒体怎么干?希望圆桌会议能起到什么作用?下一期是您来办?
张玫玫(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我做20年性教育了,起起伏伏,我后来得出一个结论是我要悄悄地做、默默地做。我不希望去宣传,我也不希望大家都知道我在干什么。因为对于性这个事确实每个人理解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从特别敏感的角度理解性教育,在宣传和报道时候也是从这个角度报道,这样的报道可能特别能够吸引眼球,但是对性教育来讲,可以说是很致命的打击。
我已经被打击过好几次了,现在可能大家都不知道我在干什么,我就想达到这个效果。其实我一直没闲着,一直在干,我是这样想的;大家在搞性教育科研时,一直都在做。但是从1980年代开始,国外的一些基金会、一些组织在推动中国的性教育。到2000年时候,项目基本结束了,经费也截至了。这些项目给中国留下了什么?
其实留下了教材、留下了培训的教师和很多可行的教育方法,但是这些东西就放那了,束之高阁,没有继续在学校里推行下去,没有常态化,非常非常可惜。
中国有一个特点,要想把这些东西常态化,恐怕就需要政府的推动。当然,也需要民间组织做工作,做出实效来,然后政府认可和推动,通过上下结合就可以做到常态化。另外,我特别希望通过各种渠道使得政府能够认可我们现在做的项目,使政府能够接受它,能够常态化。
我跟北京市交委的联系非常密切,我现在做的项目也是北京市教委的项目;由于做的是市教委的项目,敏感度更高,也引起了很多争议。为了我的项目能够踏踏实实做下去,我的目的是最后受到政府的认可,能纳入到教育制度、教育常规课程设置以及学校日常工作当中去,我希望能够这样。
我现在在帮助政府摸索一套在学校里通过文化课的课堂、班主任的管理、学校的活动、学校的生活和行政管理全方位地把性教育渗透到学校当中去。如果用专题课程开展性教育,目前来讲,不是太现实。现在课时太紧张了,即使学校同意开课,可能也就是一时性的;换一个校长,或者有新任务下来以后,这个课就被挤掉了。我现在跟教委在商量,我感觉到政府对性教育是很支持的。每次跟他们谈的时候他们都很支持,但是他们就得拿出一套在学校里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样才能让你实施。我现在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久远了。
特别希望社会媒体、社会仁人志士包括慈善事业能够支持我们这个工作,能够推动这项工作。应该说它的愿景就是能够在学校里通过教师的培训让所有教师对性教育有认知,能够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以及课堂教学把性教育的理念渗透进去。包括老师自己教的课程,包括班主任的管理,包括学校在活动和课程的设置当中都把性教育的理念渗透进去。一个学期有一两节课就可以了,依赖于日常的校园环境、课堂的文化渗透和管理的设置。真的就是一种教育,而不是一种课程,这就是我们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