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感恩 成长——1+1心联行动四川基地6年援助历程汇报
返回列表加入收藏 来源:青爱 发布日期:2014-05-16 |
王进鑫教授汇报1+1心联行动四川基地6年援助历程
六年前的今天,一场大地震无情的撕碎了人们美好的美好生活,这时爱从世界各地不断涌来。
2008年5月19号,在著名新闻人白岩松及青爱工程倡导下,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教育学会正式下文,联合发起了青少年灾后心理援助联合公益行动,简称1+1心联行动。当时,白岩松在授旗仪式上说心理援助贵在坚持,希望我们的行动坚持至少10年以上,这点我们做到了。
目前,刚才李扁主任介绍说地震以后各种心理援助的机构项目很多,源源不断,当地应接不暇,到今天为止,唯一存在灾区的心理援助项目只有1+1心联行动。6年的努力,6年的奋斗,6年爱的陪伴予支持,探索总结出了“三个一”的心理援助模式。建一间心联小屋,培养一支心理教师队伍,凝聚一批志愿者提供帮助。四川省119个1+1心联小屋所在学校和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灾区119个心联小屋的认识向各位领导、各位爱心人士表达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谢意!谢谢大家!
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给大家汇报一下整个项目的运行情况。
小屋连天下,大爱伴少年。我们四川基地领导和同仁都倍感责任重大。灾后心理援助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供借鉴,但是我们深知有序是灾后心理援助必须坚持的原则,否则可能会给灾区青少年带来二次创伤。为了避免这些后果的产生,我们着力于三方面的建设。
第一,有序工作模式,通过各地教育局合作,分地区确立了负责人,形成了有序的组织管理体系。北京心联办对项目进行总体负责,在相应的灾区的政府机构、当地教育局组建了工作。主要工作在三个地方:绵竹、都江堰、德阳教育局,他们具体安全部门的实施和落实。最后一个层次是心联小屋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老师,这个体系保证了整个项目有序推进。
第二,建立心联小屋,刚才李主任所到无所不为。以前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一个场地,地震以后,我们借鉴前期青爱小屋的经验模式,我们提出了要在灾区建设心联小屋这个想法,得到了北京心联办的认可。2008年9月,全国第一间心联小屋在都江堰工商技术学院节拍,玉树、雅安地震以后,心联小屋又在这些地方诞生,我们在四川灾区建了119个小屋。
为了充分发挥心联小屋的建设目标,我们提出十项功能,包括硬件的捐赠,也包括了对教师的培养、家长的培训,以及心理健康课的开展。目前,绝大多数小屋都达到了十项标准,孩子们的心灵在小屋里得到恢复,心情得到放松。张道诚先生为小屋题了词:小屋联天下,大爱伴少年。小屋是爱的结晶,现在已经成为了孕育爱、传递爱的场所。
第三,火种可燎原,教师渐成型。灾后心理重建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非朝夕之功,为灾区留下一支不走的专家队伍才是良策。心联行动创造性提出要在灾区留下一支不走的师资队伍,给灾区培养一支火种教师;授其以渔,要求配备具有奉献经审核对心理感兴趣的专职老师。6年来,我们共组织了各类培训50次,培训人次达到了2000人次,根据灾区心理老师的特点,这些老师以前从来没有从事过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从零开始,我们从三方面进行培训:1.分两批对101名小屋专职老师进行连续20天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首先,从专业知识、理论水平上对他们进行培养。2.根据老师的成长以及实际心理工作的需要,对他们进行专题培训,比如沙盘培训。3.组织老师到先进学校进行交流考察,包括北京心联办在2008年组织老师到北京、江苏以及成都这些比较好的地方进行考察交流,并且运用到自己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现在灾区的这批心理老师已经成长起来了,已经有60人获得国家二级或者三级心理咨询师,35所学校实现了心理教师的专职化。据不完全统计,100所心理学校已经开设了心理课,成为常态课程。34所学校成立了学生社团,心理老师接待咨询的学生达到三千多人次,团队辅导达到两万三千多人次,灾区心理健康教育真的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专职老师付出了很多奉献。正如刚才何蓉老师讲到的,因为师资配备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绝大部分心联小屋的老师不是专职的,还兼其他课程,班主任课程,语文、数学等其它学科,心理这块工作全是他们默默的奉献,但是他们这种奉献给孩子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多的帮助。
灾区心理健康教育有这么多成就,在于无数爱心的凝聚,无数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凝聚在这里,为孩子们的成长默默奉献。比如1+1心联共同发起人、形象代言人白岩松身体力行,用亲身经历激发孩子们成长的力量。李丹阳、梅婷、梁小龙、金巧巧这些爱心人士多次到灾区为孩子进行义演,也包括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原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张道诚先生、中国教育协会副秘书长马建华先生,他们多次到灾区给1+1心联行动提供支持和帮助。还有1+1心联行动的发起人张银俊和李扁,他们多次到灾区,心系灾区,关爱着我们的灾区,更要感谢的是爱心企业,包括北京润丰集团、卓达集团、上海巨人网络这些企业,他们为我们心联行动的开展提供了无尽的关爱。
2008年因为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是空白的,我们指派的专职老师们不可能马上投入工作,怎么办呢?除了加强培训以外,另外一个方式就是我们组建一批专业的志愿者团队,采用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援助方式,给老师提供帮助。他们带着老师一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志愿者的帮助之下,这些老师已经能够独立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爱心在心联小屋中蔓延,公益慈善理念已经深入孩子们的心理,包括玉树、雅安地震以后,我们小屋的孩子也在积极的行动。玉树地震以后一些伤员送到了成都省人民医院,当时,我们小屋的一些孩子画了一些画,买了一些礼物,去看望成都医疗的孩子。白岩松号心联小屋的一个小孩患了败血病,家里经济很困难,我们在小屋发起倡议,孩子们积极捐款,对他们进行帮助,把他们曾经接受过的爱在这里传递。
物质重建容易,心理重建难,在1+1心联行动推动之下,经过6年的建设,灾区常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从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心联作为灾区心理建设的品牌,得到了学校、社会、老师及家长的认可。心联小屋装扮的很温馨,老师们也能够普遍用课堂、个体咨询、团队辅导、学生社团等各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们学会应对成长的困惑,学习感恩与回馈。但是,我们也看到灾区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心理老师的专职化比较少,在119个小屋里,只有30多个小屋实现专职化,还有大部分老师是兼职的;而小屋的老师工作压力大,相关的工作经费、设备缺乏,后续发展还遇到一些瓶颈问题。
我们在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公益慈善教育的同时,去年在心联小屋里启动了性健康教育,分别在都江堰和绵竹对老师进行了培训,对家长也开展了相应的讲座。从今年开始,所有心联小屋启动了性教育。
在此,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各位领导和爱心人士再到我们四川灾区心联小屋走一走、看一看,看看你们的爱已经在这里开花结果,并进行传递,未来我们要继续把这种爱传递下去,把这件爱的小屋建设的越来越坚固、越来越扎实,为孩子们的幸福健康成长而努力。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中华儿慈会名誉理事长魏久明老先生和1+1心联行动四川基地主任王进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