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首页 » 青爱教育 » 小青课堂 » 《解读青春密码》——给青春一片蓝天

《解读青春密码》——给青春一片蓝天

返回列表加入收藏加入收藏 来源:青爱 发布日期:2021-01-15 浏览:-|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其人际交往显示出与儿童期大不相同的特点。儿童的交往几乎只具娱乐性,即寻找玩伴,他们无辨别与选择朋友的能力。而青少年交朋友有各种意图,有选择性,有交往内容。寻找认同感,确认价值与身份是青少年交往的一个最重要功能。

独生子女家庭中没有见弟姐妹,进入青春期之后与父母也不大容易亲近,他们寻求同辈朋友的兴趣就必然转向家庭之外。在这方面,男孩更甚于女孩。青少年在家庭之外的生活渐渐与家庭生活分离开来,也与社会中的成年人世界产生距离。这种现象,被称为青少年“亚文化”现象。在“亚文化”群体中,孩子们差异不是很大。从他们喜好的服饰、音乐、食品,到言谈举止、娱乐方式、价值观念、交往习惯等,都反映出青少年的普遍特点。例如,一个时期里,我国少男少女对流行音乐和港台歌星的热衷与崇拜,形成了所谓“追星族” “发烧友”群体,就是一种典型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青少年“亚文化”图是青春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功能。利用得好,可以补充家庭、学校和社区对青少年教育训练的不足;但若失去控制, “亚文化”也可能对社会和个人带来破坏性作用。

另一种现象是青少年的两性交往兴趣和交往行为增加。

这种交往也具有“社会化”的特殊功能。它不仅可以消除两性之间的神秘感、好奇心,缓解心理压力;还可以帮助少男少女自然地了解异性世界,在异性世界中去认识自己,从而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群体认同感、性别平等观念和责任心等,为日后的择偶、结婚和家庭生活进行早期准备。

第一节 渴望同伴交往

如今的独生子女家庭中没有同胞兄弟姐妹的交往,享受不到同辈的自然友爱之情。这是青春期社会化过程中的一大缺憾。因此,鼓励孩子与同龄人结交朋友,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是必要的。

一、青少年同伴友谊的积极功能

同伴中有好友、挚友,也有兴趣爱好相同的社团成员。

这类同伴有助于孩子参加课余活动,培养群体意识和荣誉感,学习人际交往的方式与技巧,增强身份感、判断力、责任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以便更好地向成人心理和行为方式过渡。同伴关系也有助于孩子在社会活动中的安全保护,相互关照,锻炼其成熟性。

青春期的孩子必然要寻求一种新的认同,这是因为他们处在心理上的“断乳期"。同龄伙伴好像一个暂时的替代性“哺乳室”,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从家庭走向社会的困难时期。例如,同伴之间往往比孩子与父母之间更容易分享彼此的观点、经验和感受,甚至更便于讨论某些隐私问题,排解不良情绪。尤其在现代社会中,父母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跟孩子认真谈心和平等交流,加上代沟的普遍存在,所以独生子女有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一大幸事。

青春期孩子的同伴情谊对于心理调节、增加社会适应能力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朋友关系较为满意与和谐的青少年在自尊感、体谅和关心他人的情感方面表现较好,孤独感较少,在同学中较受欢迎和尊重,也能悦纳朋友,显示出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为人处世风格。他们在学校里也多半是好学生,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和较好的学习成绩。

总之,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同伴友谊关系有益于他们的心理发育、社交能力培养和学习进步。同伴友谊关系既有激励、示范、引导的功能,又有制约、规劝、安抚等作用,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一种自助和互助的条件。

二、父母关心指导,以防交友不良

国内外的研究者都认为,健康的家庭关系是孩子在外交友、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前提。父母关系危机、家庭动荡破裂或代际关系恶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孩子对同伴的选择和同伴关系的性质。因此,父母要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建设恩爱的夫妻关系,示范平等的角色和良好的沟通技巧,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实际的榜样。父母还须知晓,孤独感对独生子女有多么消极的影响。父母和老师都要敏感地察觉到孩子的哪些行为举止是孤独感所致要及早发现苗头,采取措施,把不良行为倾向消除在萌芽状态。

父母和老师都要关注青少年同伴之间友情的性质、结交的目的和他们在一起做些什么,这是为了避免孩子盲目交友,甚至卷入某种不健康或不安全的关系中去。父母和老师应当告诉孩子,在朋友之间表达信任、友爱、支持等感情并不是本能所为,而是需要学习和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评价同伴友谊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双方是否在友谊关系中得到了进步、成长。如果发现孩子在同伴关系中有不良情绪和有害的生活方式,就应当劝告他们立即终止或改变这种关系。如果发现孩子在同伴关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或挫折,就应当及时向孩子提供援助,帮助他们疏导矛盾,调解冲突。如果父母已无力救助陷入同伴关系危机中的孩子,则应当及时寻求咨询专家的帮助,甚至求助于公安机关,以防不良同伴关系或同伴冲突酿成意外的伤害事件。

第二节 珍惜异性友谊

在与同伴玩耍中,儿童期的男孩、女孩并无多少性别敏感性;而进入青春期之后,同伴交往逐渐带上性别色彩。他们从异性疏远走向异性眷恋,与其性心理发育过程相一致。

一、少男少女交往的一般心态

少男少女交往中的一个普遍心态就是希望得到异性的接纳、欣赏,从而增强自信心与自尊心。中小学时代的异性交往伙伴多是不稳定的,也无法做重大而长久的承诺,即使达到挚友、密友的程度,也未必日后不会疏远。许多成人喜欢谈论中小学生的早恋,如果一定要说他们是“恋”的话,最多不过是一种恋爱的尝试吧。初恋时,他们不懂爱情。其实,大多数成年人不也经历过这样的尝试与练习阶段吗?

与另一个人建立友爱的关系使少男少女觉得充满力量,感到安全和提高自我价值。如今,在中学生里,没有交上异性朋友的人甚至会自卑。少男少女们在互联网、影视等媒体的影响下,许多人幻想涉入“爱河"。早恋现象增多使父母和老师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颇为担忧。

当然,大多数少男少女并没有为建立真正的恋爱关系作好准备,只不过是被浪漫爱情的神话弄得迷茫与困顿。实际上,少男少女的交往大多数并不具有谈恋爱、找对象的性质。

二、少男少女交往的一般类型

观察现今中小学一般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类型。

(一)娱乐型的交往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娱乐场所渐渐从家庭移向学校和社会上的“亚文化”圈。他们在那里与志趣相投的同伴结识交往,其中自然也有异性伙伴。最理想的当然是有稳定而方便的娱乐组织和场所,使青少年能够经常进行集体的交往。这种集体交往是在公开场合下进行的,一般有益无害。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由于交通、场地、学业压力、经济条件、家庭状况等方面的限制,青少年集体交友比较困难。常见的情形是一个人只能保持一个或两三个交往伙伴,主要是同龄的同学。他们经常为了娱乐而约会或聚会,如看电影、听音乐、下棋、打球、游戏、郊游、逛公园或者聊天,交往双方并无责任或义务的约束。当然,其中有的玩伴也可能建立较为稳定而持久的友谊,但一般是没有长久承诺的,与爱情并不相干。但孩子们在这样的异性交往中既能愉悦身心、增进健康,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和缓解青春期的性心理压力,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可以说,起着“脱敏”的作用。

(二)心理需求型的交往

青少年的某些特殊需求通过交友而得到满足,这是很自然的。前面说到,青春期少男少女有着接近异性的自然要求,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场效应在此十分明显。尤其是某些年轻人在学业上、生活上遇到困难,或与家人、老师、同学的关系等方面发生矛盾时,更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关怀和同情。年龄相当、经历相似或相互有好感的异性常常最适合充当安抚者的角色,因为异性同学带着“磁场”的吸引力和“情愫”的滋养进入受伤者的内心,更容易产生安抚乃至治疗的功效。这种两性交往是在一方或双方的某种特殊处境下发生的,多半具有心理补偿的功能,不能与恋爱相提并论。但有些人以为,这时的“情感授受者"今后结合定会幸福美满。殊不知,一旦时过境迁,暂时的心理安抚和救助大多不可能变为持久的承诺, “受惠者”也不必以嫁娶来“报恩”。须知,结为夫妻是远比暂时的“情感授受"复杂得多的终身大事,不能失之轻率。

(三)寻求地位型的交往

有些青年男女选择某个层次、某个圈子的交往对象是为了追求一种地位,证实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争取周围人对自己的较高评价,以满足个人的虚荣心,这是一种功利型的交往,与诚挚的友情相去甚远。应当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防止孩子有过强的功利心和虚荣心,以免交友失当。

(四)社会化型的交往

首先,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自我意识增强,对自己的形象、能力、价值、前途等十分关注,也很重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尤其是在异性心目中的印象。这时,他们选择异性交往伙伴,以证实异性对自己的看法,并比较同性和异性对自己评价的差异。其次,青少年通过交往,使自己有机会去认识异性世界,学习怎样同异性相处,从中懂得一些礼节、道德规范、责任义务,接纳和学会扮演适合于现代社会的性别角色,完善自己的个性,提高交际能力。这种交往不局限于某一个异性,交往双方在年龄、家庭背景、学业以及其他方面并无严格的选择,而且交往对象客易变换,交往范围逐渐拓宽。这种交往对个人的成长是有好处的。青少年男女在不断地交往与体验中逐渐熟悉异性世界,也深入地认识了自己,从而为今后的“定向”交往打下基础,为正式进入恋爱择偶阶段做好准备。

(五)提升智慧和增强自尊型的交往

虽然男女在智商上总体平衡,但在智力结构与方向上略有差异。例如,男性在逻辑思维、抽象记忆、空间感、距离感方面比女性有优势,而女性在形象思维、语言表达、机械记忆等方面比男性有优势。男女同学交往有助于取长补短克服性别对智力全面发展的局限,有助于未来在更大范围内选择专业和职业。

青春期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发展的关键期。少男少女在异性同学面前最容易表现出自尊,尤其在心仪的异性面前,更怕失去自尊。家长和老师都应重视这一点,千万不要在异性同学面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鼓励孩子与异性从容、大方地交往,有助于孩子培育、发展和保持自尊、自信。

总之,青春期的异性交往是现代社会中的普遍现象。青少年的早熟和对异性的神秘感与好奇心,以及独生子女的孤寂感都在促使他们比过去的青少年较早地开始同异性交往。在这方面,压制和堵截都无济于事,老师和父母应当对孩子加以适时、适度的关心和疏导,以防他们陷入困境或误入歧途。

第三节  愛情属于明天

少男少女可在集体的交往中获得最有益的自我认识并认识异性。有充分集体交往活动的青少年一般不易陷入“一对一”的两性深交。但因个体的性成熟度存在差异,家庭环境及个人心理处境也不尽相同,有的青少年可能较早地开始了寻求爱倡的经历,常见的表现便是私下约会,但其内心却充满了疑惑:我可以谈恋爱了吗?

一、什么是成熟性

从广义上说,如果只是为了交异性朋友而寻找与异性见

面的机会,那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这种交朋友带有求偶的性质,那就需要严肃对待了,要看他(她)是否有了求偶的准备和具有恋爱所需的成熟性。所谓“成熟性”,就是一个人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人格,心理上独立,能体察他人的感受,能够关怀、照顾和尊重别人,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条件,要承诺一生并付诸行动。

(一)相对稳定的人格

真正的爱包括正视两个人不同的性格,彼此不同的需求、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利益。为了能够在两个成熟的人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双方需要具有相对的般配性。如果其中一方人格尚未定型,感情飘忽不定,那就很难建立深沉而长久的关系。因此,双方在价值、需求、生活志向等方面达到真正相互了解、相互接受、相互般配之前,是谈不上建立某种持久而稳定的爱情关系的。

(二)心理上的独立性

衡量一个人心理上的独立性,要看他(她)是否有能力独立抉择,能否承担起自己肩负的大多数责任。在健康的爱情关系中,不是一方在心理上依赖另一方,而是双方都有能力去栽培自己和对方。相反,在不良的关系中,往往是一方为逃避难以忍受的孤独感、失落感等而使自己去依赖他人;他(她)会放弃自我意志而听任对方指挥或乞求与对方保持关系,就像孩子对父母的依赖那样。这种不独立、不对等的爱情关系迟早会破裂。

(三)体察他人

成熟的人要具有对他人的敏感性,要知晓别人的需求、利益、观点和风格,从而尊重别人。没有这种体察,就不可能完全明白对方,就不能适当地关心对方和与对方有良好的沟通。这种情况在青春期的相恋者中尤其明显,因为青春期少男少女还基本未脱离“自我关注"“自我中心”的不成熟阶段,难以做到体谅他人和谦虚忍让。

(四)关怀与尊重他人的能力

对于多数青少年来说,恋爱不过意味着得到某个人的安慰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并且常常带有本能的性动机。然而,爱实际上是需要奉献和牺牲的。如果没有关怀、照顾和尊重别人的能力,那么这种爱就无异于剥削他人的感情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五)要承诺责任并付诸行动

爱情需要对所爱者做出坚定的承诺,并且有能力去兑现承诺。爱情的承诺通常是一生一世的,爱情应当以婚姻为归宿。“我爱你,但不与你结婚”是靠不住的爱。爱情要经历时间、空间的严峻考验,要不断地克服挫折和困难。所以、爱不是口头的表示,而是行动的体现。没有足够的知识、智慧、意志力和信念是担负不起爱情责任的;勉强承诺了,也无法兑现。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无承诺却宣称爱情而同居的青年男女大多经历了爱情夭折的痛苦。

二、成熟的爱是一个发展过程

尚未建立对爱的全面认识和严肃态度就迫不及待地寻找爱人,这种情况在青少年中是不应当鼓励的。父母应当劝导孩子在没有建立成熟的人格之前要广交朋友,参与同性和异性的群体活动,而不要急于陷入“一对一”的单独交往,以免造成被动局面。通过更为自然的、公开的接触,才能发现和考察某一个人是否适合作为长久的伴侣。有时候,一见钟情也能使一男一女堕入爱河,但是真正的相爱和心灵的共鸣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彼此了解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所以,青少年中的两性之恋应被视为一种交往练习,从中学会把握分寸,不执着于主观的愿望,而要充分知晓双方共同的目标。

父母和老师应当如何对待孩子爱的培育和发展过程呢?在此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也许会有所启发。

某校初三的一个男生因父母离异而极度自卑,学习成绩很差,而且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断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冷遇。眼看要考高中了,他内心十分茫然。情人节那天,他在礼品店转悠,见到许多同龄人在买情人卡,他也不由自主地买回一张。送给谁呢?别说情人,就连好朋友都找不到。想了半天,他决定把这张情人卡寄给班里那位令他羡慕的女生,成绩优秀的学习委员。他在卡片上不经意地写了两句话: “我想与你做朋友,但愿你不会拒绝。”那个女生收到这张情人卡后,感到莫名其妙,就向母亲说了这件事。母亲这样回答女儿:“他处境不好,学习又很差,你作为班里的学习委员,难道没有责任帮助他吗?再说,人家就写了那两句话,很礼貌又没有非分之想,你为什么要拒绝同学的求助呢?”女儿觉得母亲很善解人意,就大胆地给那位男生回送了一张情人卡,也加上了几句话: “谢谢你对我的尊重。我愿意成为你的朋友,但希望你从此能改变在班里的表现,提高学习成绩,让我们一道考上高中吧。”那个男生为此激动万分,立即回了封长信、倾诉了自己的苦衷,信的末尾这样表示: “是的,我在班里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曾经是最差的,但请你放心,从下学期开始,我要奋起直追。为了你,我要成为班里最优秀的男生!”女孩把回信又交给母亲看了,母亲很感动,不无赞赏地说: “女儿,明白了吗?异性同学之间的青春友情原本可以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力量,激励对方,也提升自己,不是很好吗?”

然而,遗憾的是有太多的老师和父母,一提到少男少女的情或爱,就总是嗤之以鼻,妄加棒打。其结果是小“鸳鸯”不仅没打散,还造成了亲情敌对,师生关系紧张,孩子被迫转入“地下”, “险情”由此而生。为什么成年人不可以学习那位母亲的胸怀与智慧,用友情的教育去唤起青少年的良知与责任呢?

三、约会与性爱

少男少女以约会的形式进行单独交往,多半并不带有成为终身伴侣的目的,但也应当避免把这种约会当儿戏。令人遗憾的是,今天的青少年往往把约会当作一种及时行乐的方式,因而在约会中注重满足其性的欲望,力求获得性的刺激,或作为摆脱寂寞感、开心解闷儿的机会。于是,一方把另一方当作使自己获得快乐的一个物件。从长远着,这既害了对方,也害了自己。

其实,青少年的约会过程应当成为增进同伴友谊、相互分忧解难和日益发展成熟的过程。那么,群体的聚会在这方面的功能就大大优于只与某个人约会。

少男少女的交往起初往往是没有目的的,彼此并无承诺感,只是觉得一起参加某些活动(如听音乐、做游戏)很愉快。只有当这种交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彼此才会有一种稳定的陪伴关系。到了这个阶段,彼此的了解会加深,双方期待进一步发展友情。这是一个关键的阶段,有人开始幻想“永远不分离”。这种幻想是很自然的。但作为父母和老师,此时要非常自然而亲切地提醒孩子,让他们弄清楚这种幻想的根据是什么?是两个人外表的吸引力呢,还是走向成熟的人格魅力?是否彼此已经真正了解和接纳了对方的全部优缺点,两人的优缺点对今后的生活有何影响?有时候,少男少女交异性朋友是因为处于“心理断乳期”而渴望情感支持,潜意识中持续着青春发育初期的“恋父” “恋母"情结,女孩往往寻求一个替代父亲、男孩寻求一个母亲似的异性伙伴。也有的少男少女交异性朋友不过是想摆脱寂寞孤单的感觉。这几种情况都与真正的恋爱择偶大不相干。

在爱与性的问题上,如今的青少年也有诸多困惑。这种困惑大部分来自对媒介提供不良信息的反应。太多的网站和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热衷于描绘与婚姻无关的性,而这些不合规范的性又总是蒙上一层爱的神秘面纱,于是青少年很客易把爱情与性等同或混淆。父母应当告诉孩子,单纯的肉体关系不是爱。真正的爱当然也不是没有肉体关系的,但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把爱和自己的身体都当作十分宝贵的东西,是不会随便奉献出来的。爱不可能在肉体关系的试验中找到,是要付出决心、努力去创造的,它需要时间、耐心、智慧和意志力。父母和老师还要告诉孩子,直至爱情达到终身相许和永久的承诺之前,是不应当以肉体关系去尝试爱情或考验对方的。也就是说,肉体关系只能发生在两个人决心并且有能力和条件永远相伴的关系中。常见的情形是,当两个正在培育爱情的男女急于发生肉体关系时,爱就大大贬值并出现天折的危险。一方或双方也许觉得,原来爱是如此轻而易举的东西,有什么值得珍惜呢?那么,轻率的性关系迅速走向破裂几乎就成为必然结局了。

就我国今天的中小学生男女交往性质、特点和结果而言,绝大多数还不具备建立终身伴侣关系的成熟性。但其交往又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父母和老师不能认为孩子们应当等到找对象的阶段再去交异性朋友。相反,从充分的两性交往中获得友谊、增长见识、锻炼人格、走向成熟,同时缓解性的压力,然后再从异性挚友中去发展爱情,为爱与性的统一创造条件,那才是最自然又安全的。

四、“堕入爱河”是怎么回事

幼稚的青少年大多以为“堕入爱河"就是爱情。当一个男孩发现周围某一女孩外表上有吸引力,就情不自禁地想与她接近。如果女孩此时正好也处于同样的心境,那么两人便很容易“堕入爱河"。性欲冲动在这个过程中变得异常强烈。“我爱你” “没有你,我简直活不下去" “你是世界之最”等甜言蜜语会脱口而出,两人甚至信誓旦旦, “私许终身”。然而,少男少女此时大多并未弄清楚, “堕入爱河”的体验与真正的爱情并不是一回事。

“堕入爱河”其实是一种性兴奋的体验。它使人如痴如醉,以致可以把内心的烦恼、孤独之感暂时抛到九霄云外。“堕入爱河”的两人仿佛生活在一个只属于他们的孤岛上,又仿佛躲进了一个世外桃源。当两人“堕入爱河”时,个体界限就突然消失了,仿佛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简直是“二心同体”,再没有不满足之感了。大多数人对此都是求之不得的,尤其是对那些平素缺少温暖关怀、不被家庭呵护和社会关系接纳的“边缘者”来说,更是如饥似渴地寻求“堕入爱河”的体验。

“堕入爱河”的体验通常是偶然或突然到来的,个人很难控制,因为这是一种起于性动机的“情潮”,而不是一种经过考虑而选择的行动。两人“堕入爱河”多半出于彼此的即时需要,而很少是真正的关杯、信赖或相互包容的结果。年轻人不切实际地期待“堕入爱河”的体验会永远持续下去,但遗憾的是,这种体验毫无例外均是短暂的、昙花一现的, “来得容易去得快”。所以,那些匆匆“堕入爱河”的人不是遭遇“呛水”的危险就是陷入“爱河”干涸的空虚,其结果都是心理上受到伤害。

当然,如果“堕入爱河”的双方能够适时地“上岸”思考,弄清彼此的爱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爱的关系能否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两人有无共同的人生目标,遇到挫折该怎么办等,那么“堕入爱河”便可能成为真正爱情的开端。这就涉及双方人格的成熟过程了。父母和老师需要对“堕入爱河”的孩子有特别的关切和具体的指导。

第四节 不摘“青苹果"

青春期少男少女的交往中,性的问题是不可回避的。青春期的性也有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层面。人们最关注的当然是青少年男女的性交关系,即生殖器官的接触,它可能带来怀孕生育的后果。如今,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蔓延趋势使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性交关系更具风险性。

青少年对性交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为,与其说与生理因素有关,不如说与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更密切。许多调查者都发现,青少年的性关系常常是在某种特殊心理状态下、在非理性的交往中、在不良的家庭及社会环境影响下、在不健康的媒介信息刺激后发生的。达到同样生理发育程度的少男少女,其中谁发生了性关系,显然取决于心理与社会因素。一般来说,如果青少年能与家人保持密切而愉快的关系,而家庭的感情氛围又良好稳定,他们所成长的社区环境和结交的朋友们也对他们有良好影响,那么这样的青少年责任感和自律能力较好,发生性关系的危险会少些。

一、关于青少年的性表现方式

迄今为止,我国的主流文明仍然主张,异性之间的初次性交应在新婚之夜,这关系到男女个人的性健康和今后婚姻的幸福。那么,从十二、十三岁产生性欲望到二十多岁结婚这段漫长的“性待业”期,怎样才能更好地平抑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性冲动呢?

第一,要学习必要的性知识,懂得性欲的产生是每个男孩女孩的自然生理现象,不必大惊小怪,男孩发生梦遗是正常的,不是病态。这就可以从精神上消除耻辱感、紧张感和恐惧感。

第二,要采取各种方法疏导性压力,如专注于学习求知活动,为达到理想的事业目标而刻苦读书,多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与家人亲密交往,和同龄伙伴群体在一起度过闲眼时光。

第三,异性学生在一起相互交往,正如前面所说,并非都是谈恋爱。各种类型的交往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着青春期男女接触异性的兴趣。男女在一起散步、谈话、娱乐,都有助于“安全放电”。

第四,有的青少年男女交往时间久了,彼此有一定感情,有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或冲动,偶然发生拥抱、接吻或其他身体接触的行为,只要不是性交行为,不产生什么有害的后果,即使成年人有所察觉,也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去强化这种行为的道德含义,而视为一种冲动之举就够了。青少年本身也不必为此过于内疚或不安,但要注意增强自控和调适能力,把握自己,尽量不要发生频繁的身体接触,以免加剧冲动而不能自控。更不要以为这就是爱情,甚至由此许下终身。须知,因性冲动而驱使的身体接触与爱情和婚姻的承诺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的。我们看到,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如看了互联网上或戏剧、电影中富于刺激性的片断之后),有的人性冲动过于强烈,渴望及时进行性宣泄,因而采取手淫(自慰)的方法。根据最近的科学研究结果,手淫并无特别的害处,它可以防止性乱交和性攻击行为。当然,手淫成癖是不好的,它会影响身体健康,使人不能专心学习,对各种有益的活动失去兴趣,甚至精神不振、人际关系冷淡等。前面提到的我国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教授的话应成为父母对待孩子手淫的科学态度。

二、青少年性交行为的后果

对大多数现代青少年来说,对付青春期的性压力的确是个难题。

有的人在整个青春期都陷入精神不振的状态,有的人则只有短暂的不适。青春期的性失误可能使某些人一辈子都摆脱不了由此而留下的后患。据国内外社会学家的调查,许多年轻人后来走上吸毒、酗酒、自暴自弃甚至卖淫嫖娼等越轨的道路可能与他们青春期性失误的经历有关系。因此,性失误是特别值得警惕的。

一般说来,青春期少男少女发生性关系既非真正的爱情使然,更与未来的婚姻不相干,而是在迷茫无知中听任性欲本能驱使的一种盲目行为。科学研究和大量的实际例子都证明了青春期性交行为的有害后果。

第一,青春期性交行为妨害身心健康。青少年的首次性交经历一般是在无知、好奇、紧张、负疚、恐惧、压抑等系列复杂的心情伴随下发生的。这种“偷尝禁果”的不正常心理留下的心理暗示可能导致后来的性紧张、性压抑、性冷淡、性反应能力降低或阳痿、早泄。这又是婚姻中影响夫妻性生活调适的障碍。

第二,过早的性交行为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不利。因为少男少女在心理和性格上毕竟不够成熟,缺乏责任意识和自制能力,一旦打开性的闸门,就难以自制,导致性乱交、性攻击或其他性异常行为,打乱了他们人格发展的正常规律。

第三,青少年性交活动容易造成少女怀孕、堕胎,这给当事者双方都带来心理创伤,女孩则要承受身体和名誉上的更大损失。比较保守的一对可能因此而匆匆地走上恋爱婚姻之路,提前把生米做成了熟饭,造成“作茧自缚",再也无法从容地选择配偶,今后的懊悔是很难避免的。比较开放的男女则对自己的行为不以为意,认为及时行乐,满足生理需要;有的一錯再错,放荡不羁,毁坏了宝贵的人生。

三、社会对青少年性交行为的态度

任何文明社会都有一定的性道德规范,用以保障正常的两性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就像规定多大年龄的孩子才能驾驶汽车出门,多大年龄才能参加公民投票,哪些电影是“儿童不宜”等限制一样,对于男女的性交行为,也是有道德规范和法律准则的。在我国现阶段,青春期少男少女在交往中发生性关系是家庭和社会都反对的,社会对于恋爱中的男女在结婚前发生性交行为也是不赞成的。与未成年的少男少女发生性关系的成年人还要受法律的追究,诱使少女卖淫,对少男少女的性骚扰等均构成犯罪。这类犯罪现象在我国城乡社会都时有所闻。

当然,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赞成少男少女的性交关系,更重要的是出于对青少年健康的关怀。近年来,在我国城乡社会中,少女意外怀孕、堕胎甚至“孩子生孩子”的现象增加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忧虑。而性病、艾滋病在中国开始蔓延,更使人们有理由告诫青少年要洁身自好、自我克制。此外,教师和父母应当把必要的避孕知识教授给已达到性成熟和性活跃期的青少年。但教授的方式方法是有讲究的。根据北京、上海一批教育者的经验,在讲解“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的知识时,以成人的计划生育为背景去传达避孕信息,学生接受起来比较自然。这在“三道防火墙”中已经谈到。

图片1

本文标签:青爱小屋 青爱工程 青爱基金会 中国青爱工程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

服务热线010-84404273

关注微信更好服务关注微信更好服务
咨询咨询 微信微信二维码 地址地址 TOPTOP